現代生活日趨榮華富貴,前所未見。相較於過往,汽車愈來愈快、電視愈來愈大,食物更加便宜了(按平均收入比例而言)。可是,為何卻看似難以達到收支平衡?
原因在於:有一個精心設計且技藝高超的巨大行銷陷阱,坐落在我們與「快樂度日,實現理想人生」這個真切目標之間;引誘我們陷入忙碌、奢華、壓力、困惑的存在感,而現今的人幾乎都這樣過活。這個陷阱有時稱作「消費主義」(consumerism),但它如此普世共通且精心偽裝,大多數人只好稱為「現實」。
在諸如美國此類的富裕國家,幾乎所有人活在這個陷阱的虎口之下。我們找到薪資最優的職務,勤奮工作,幾乎耗盡全部空閒時間以換取金錢,然後再花掉大多數的錢,求取我們可能負擔得起的最昂貴事物。在大多數情況下,甚至還借用或租賃這些東西,盡己所能抓住機會,一路攀升,躋身奢華上流。
萬一可能金錢短缺,我們認定,只需要出門上班,賺更多錢就好。而一旦事情發生,甚至時間更加緊迫,即使愈陷愈深,反而犒賞自己一些生活好物:既然都已經這麼努力工作了。何不給自己至少一些獎賞?
停!這是陷阱!全都都是!
但是要怎麼停止?當周遭世界全都陷進相同圈套,倘若你選擇不從眾行事,所有人甚至可能質疑你或大肆批評。
要是配偶拒絕放棄他那輛舒適寬敞的休旅車,或是他整櫃滿滿的專業套裝,即使這意味著耗費大多數人生背負債務,情況會怎麼樣?
一百多年來,這個陷阱以精明的行銷方式,早已為我們布下天羅地網。其最大的強處來自我們內在的人類弱點:我們易於與身邊的人相互比較,並且假定同儕所示之物都是正常且值得仿效的。
當代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曾在《工作、消費與新貧》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已經從「生產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消費美學驅策著人們投入工作,以換取能代表個人身份地位的商品,我們消費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它背後所代表的符號、帶來的意義。我們想像藉著揹一個名牌包、開一輛跑車,就能帶來他人的認同、尊重、愛,成為一個理想的自己。
「工作」到底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工作?我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更深刻一點: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這些原本在日常瑣事中逃避的人生問題,終究避不了要面對。也因此開始注意到,這個世代對工作的定義與想法正在悄悄改變,世上正有不同的人們,不只是選擇工作,而選擇真正讓他們快樂的生活方式,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廢柴青年:以最低花費和工時,也能過想要的日子
10 月初在端傳媒上,一篇名為〈「廢柴」的快樂生活
日本青年人:不為國家而活〉的報導,描述以勤奮為名的日本大國,也開始出現「從勞動迷思中覺醒的青年」。他們重新思考終身奉獻給工作的生命,到底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活著而工作賺錢,那減少自己的慾望與開銷,是否就也能離開不喜歡的工作,把生命投注在真正熱愛的事物上?
作者 Susan Kuang 在《斜槓青年》一書中,同樣重新思考了工作的意義:
「工作不過是手段,不是目的。的確,賺錢十分重要,因為錢為我們提供了生活所需,帶來安全感,可是如果已經有足夠支撐自己生活的資金,那麼可否不再把賺錢看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了呢?」
「我絕對不是在否定上班這件事,畢竟朝九晚五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但我們需要意識到,它既不是賺錢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
理想的生活不一定要用錢堆疊出來,有些我們想要的東西其實不用錢也能擁有。當我們能從「想要好生活就必須有錢,因此要拼命工作」的迷思中解放,就能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是什麼,自己為何工作?想擁有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