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敬神之道

  宗教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的信仰,也是人類精神的一種依靠。以古聖先賢為神明奉祖禮拜,是尊敬其在生時之德行,都足以啟發人心向善,也足以帶引後世之人,走上正道。因此而受後世之人尊敬,膜拜而成神。更因為他們在生的行為純正,有功德施於人眾,是以死後,其靈光不滅,其浩然之正氣,超然昇天而為神。神既證道果,就具有靈威,以助天道循環,是以形成了人類對神明的膜拜。

  可是,世人膜拜神明,只是重於形式而忽略了拜神的意義。何謂呢?試看世人之拜神,都用三牲五禮,宰雞殺羊,貢品呈上一大堆,然後就點燃起了幾柱香,口中喃喃的祈求神明,保佑賺大錢等。而貢桌上的雞鴨魚肉等就任其蚊蠅飛沾,等拜完後收起那些祭品回家,一時之間又吃不完,放著久了發酸腐臭,丟了又可惜,吃了就影響衛生而生病。雖說現世有電冰箱等可以冷凍,雖不致立即腐壞,但卻已不新鮮了。

  如此濫殺生命而拜神,已違上天好生之德,雖言家畜乃天生供人食用補給營養,但能少殺,則少殺為宜庶免多結仇怨,蓋畜類亦有生靈之故也。拜神應抱效法先聖先賢的高超風範之心,然後以敬仰之誠來膜拜。縱有所求,則應以至誠之心以求感應,並非以一大堆之魚肉始可表示心誠。詩云:「一柱清香透九天」若果心正意誠,則拜神以清茶素果敬奉,僅一柱清香,亦可上達蒼天,而得感應。反之,心不正意不誠,縱然三牲五禮俱全,亦不能得到神明的感應而得福佑。

摘錄自-開迷易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