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來拜訪弘一大師,吃飯時,只見他吃一道鹹菜,夏先生不忍心的說:「難道你不嫌這鹹菜太鹹嗎?」
弘一大師回答:「鹹有鹹的味道。」
過一會兒,弘一大師吃完後,手裡端著一杯開水,夏先生又皺皺眉頭道:「沒有茶葉嗎?怎麼每天都喝這平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說:「開水雖淡,但淡有淡的味道。」
夏先生略有所悟。
※ ※ ※
世尊弟子憍梵缽提,於過去劫常犯口業,時常嘲笑出家人。有一世其為沙彌時,見一老比丘無齒而食,其狀有如牛食後口磨來磨去之反芻樣,就嘲笑他好像牛吃草一般。老比丘即對憍梵缽提云:「我已證阿羅漢果,汝此言乃譭謗聖人,是犯口業的,應當懺悔!」憍梵缽提雖自知其非,並在老比丘前懺悔,奈因果不可思議,仍生生世世罹患牛司(牛食後虛嚼狀)病之果報。
釋迦牟尼佛知其因果,即指導憍梵缽提修「一味清淨」法門,即是沒有分別酸甜苦辣之味,來滅除攀緣之心而入正定,亦即是修無分別定。憍梵缽提於觀察嚐食味塵之過程中體悟,「味道」並非生於舌根自體,因為若是無外來食物,舌無從知其味;又「味道」亦非生於甜淡苦辣之關,因為若無舌頭去嚐試,又怎會知味?經過如此反覆思維修證,終至識心不起分別,超越世間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等,而證阿羅漢之果位。
其實舌根與味塵本乃是無意識的物質,但當世人之舌根與味塵接觸時,產生了「舌識」,因而對滋味產生分別心,若是合意的滋味即產生貪婪;不合意的滋味即起瞋心,故而造出各種惡因。世人為了滿足「舌識」,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天空飛的、陸上爬的、水中游的,無一不入人們的五臟廟,可謂殺業深重。又世人為了己身私欲,鼓起利如刀刃的如簧之舌,四處傷人迭造「口業」,更種下了生死輪迴之根。
然而「舌識」可以造業,但亦能善用修行轉識成智,達到清淨無我的境界。故世人可於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入口之食物,即可發覺各物有其特殊的酸甜苦辣之味性,當舌根接觸到味塵,生起「受」而有味的分別心時,就要將「合意」或「不合意」的念頭作為專注的目標,亦即不觀酸甜苦辣等味塵,惟觀舌之根性離空、有兩邊。如此日久功深的專注即成為明覺之智慧,可體會出所有食物實乃均同,不論是滿漢全席或是清粥小菜,心中都不會升起分別心,故而不會落入對味覺引生的愛、取、有之中,沒有了愛、取、有之纏縛,慢慢的貪、瞋、癡就能徹底熄滅。
舌根能不受入口食物影響,出口之言亦必是善語,而每一句善言即是行善布施,即是止一惡念,斷一惡行。故心中若有慈悲喜捨,所說之言便是慈悲喜捨,這些話語能令聞者心生歡喜,清耳悅心。
一個修行者熟稔了根、塵、識三者的關係,徹底明白其生滅的過程,就能漸達「無我」的境界,之後就要發揮廣長舌的精神,宣說修行法要,自利利他,讓「法」綿延流長,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實質利益,了脫生死六道輪迴,方是圓滿之道也。
摘錄自在家修行法要-第十四節 「舌」的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