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慈悲惻隱

  佛陀有兩位弟子,某日相偕於沙漠,因天氣炎熱,口乾舌燥,適遇一賣瓜女欲買瓜解渴。


  賣瓜女不理會其中一位弟子,反而獻瓜一粒給另一位解渴。兩位弟子身份相同,竟遭受天壤之別的待遇,頗覺納悶,於是向佛陀請教解疑。


  佛陀以神通力看三人的前世,原來賣瓜女前世是個死囚,當眾行刑時,兩位弟子在現場觀看,其中一位弟子鼓掌稱快:「死得好!惡貫滿盈該當死!」另一位弟子發惻隱之心:「唉!真可憐,怎麼這麼無知犯罪,年紀輕輕就結束生命?」就因為兩人心念不同,分別結下惡緣及善緣,因此,在來世浮現不同的際遇。


※ ※ ※


  世間所發生的天災人禍,絕大部分是因為缺乏「慈悲心」所導致,因為缺乏「慈悲心」之人,易起貪、瞋之心,貪、瞋一起即動輒作惡矣!故培養慈悲心能促使世人不會繼續製造惡業,不想以言語傷人,更不願以暴力侵犯別人,如此不但可化災劫於無形,亦是修行者學道證果最佳之助緣也。


  《大智度論》有云:「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故所謂「慈」就是愛念眾生,時常以安穩樂事來饒益眾生,念念希望能為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所謂「悲」就是愍念眾生,不忍眾生受六道中種種的身苦與心苦,念念欲拔除其苦難。故救災濟貧、關懷他人工作與學業、消減他人的痛苦、推展社會福利、使人安居樂業、給人真理快樂等,都是慈悲心的具體表現。


  釋迦牟尼佛曾言,其過去生中因修習慈心,而作大梵王、帝釋天、轉輪聖王等之果報。釋迦牟尼佛亦教導弟子:修習慈心,不但能感應大福利,也會因俱修念覺分故,而獲得離欲、滅盡。所以《大涅槃經》有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悲為本。」故一個人要布施別人慈悲,自己應該先具足滿懷的慈悲心才是。


  培養慈悲心有其技巧存在,亦即在修慈心時,先從上親開始作觀。上親即是敬重的長者,包括父母、師長、親族長輩等,皆可作為慈心指向的首位對象。接續才逐漸擴展至中親,如兄弟姊妹、配偶、同參道友,然後是下親,如子女、晚輩,再來擴及中立人(無直接關係者),至於最後才對怨敵起慈觀。然而對怨敵修慈則從下怨、中怨、上怨次第而起,將忿恨最重的對象置於末後,如此才不會一開始修即出現疲憊之態。


  有了明確的次第對象之後,還要逐一地更換慈心觀的對象,亦即修行者應輪流地散播慈愛給上親、中親、下親、中立者及怨敵,直至修習到心境平等,而不會對任何一種人產生偏愛的無分別心境界。


  一個有慈悲心之人,其心必是柔軟的。有柔軟心就不會執著、不會染雜、不會僵化、不會粗俗,因為其言語行為皆是柔軟,故能得梵音相,能圓梵行相。《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正是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闡釋了柔軟可征服天底下最鋼硬、最固執之事物。


  當你能依此漸次修習至圓滿之時,再將這慈心、柔軟心的目標指向一切有情眾生(含胎、卵、濕、化等眾生),則必能達到修慈禪定之究竟矣!


摘錄自
在家修行法要-第十章第五節 培養慈悲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