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一嗔一惡因

  從前有個姓詹的中年人,他在一家飯館幫忙,因為個性比較急躁,作事常常因躁急不得順心。

  有一天,店裡來了一位僧人化緣,詹性急忙跑進店裡向老闆報告,老闆是一個好善之人,一聽有僧人來化緣,心生歡喜,命詹氏先帶僧人到客廳,順便拿些齋飯給僧人食用,不可怠慢。

  詹氏知道老闆是個好善的人,但如果交代事情沒做好,就會罵人。因此心裡害怕老闆生氣,急忙備飯菜,怎知越急越糟,一個不小心打翻了飯菜。

  老闆與僧人在客廳裡見到門外這情況,只見老闆向詹氏怒斥打罵,沒給他解釋的機會。

  僧人見狀言道:「一嗔一惡因,一怒德盡失,空有善福佑,難明性是真,可惜。」

  老闆一聽僧人所言不解其意,便向僧人請教。

  僧人說:「爾為小二的不小心大起嗔心,動了嗔意已是過,更出言與出手傷害於他便是種下了惡因,雖然善心施捨積了不小善福田,然與今之所為已成天壤之別,就算所作一切善行能得到福田與他人的囋美,但是內德修持不足,對事待人不以仁心處之,何以能真與了斷一切罪愆,及修成如聖賢之德矣!」

  詹氏老闆經由僧人幾番開示,當下頓悟,將所有財產佈施,幫助窮困的人,自已則剃渡頓入空門,成為當時非常有名的法師。

※ ※ ※

  「瞋怒」是激烈情緒的反應。大凡一個人受到了侮辱、冷落、批評或是攻訐,就會瞋怒;亦或是遇到了挫折、失敗或是不如意時,也會瞋怒。它會使人一時無法冷靜的思考,及自我的控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而發出報復的行為。

  瞋怒之人會有不安的醜態,以致於逞凶鬥狠,而墜於阿修羅道。瞋怒者經常會因小事而惱羞成怒,爭執不休,干擾或破壞平靜的心情,造成生活上無限的苦惱。所謂「無瞋即是戒,淨心即出家。」這說明了「無瞋」是生活上非常重要的戒律,只有放下瞋毒,才能該讓自心淨化,誠懇的待人接物。這也是禪家為何重視瞋毒所在的原因。

  禪家相信,去除瞋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寬容,能忍受一切的批評和攻訐,處之泰然。在此也得注意不要傷及別人的自尊,善誘的言語,多行方便,處處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那別人何來之瞋怒呢?又如果自己要瞋怒時,先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不說話、要忍一下。忍過去了,就增加了一份忍功,這也是成佛的資糧。

  其實人與人應互相溝通,彼此的瞭解,多看別人的優點,不挑剔,不看不慣,那何來之瞋怒?

摘錄自禪-第十九章 化瞋怒為寬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