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蕭王與沈元用一齊出使北方,居住在燕山的湣忠寺。看見寺裏有一塊唐朝的石碑,文辭非常駢麗,總共有三千多字。
沈元用的記性向來很好,他一再朗讀碑文,宋蕭王一邊聽一邊走,好像漫不經心的樣子。
回到住處,沈元用想要誇耀他的才能,拿出筆來,書寫碑文,不能記憶的地方空了下來,一共缺了十四個字。宋蕭王見了,立即拿筆,把所缺的文字補上,而且又改了沈元用寫錯的地方,多達四、五處。
宋蕭王寫好以後,將筆放好,聊其他事情,絲毫沒有驕傲的表情。
沈元用大吃一驚,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感歎地說:「千萬不要誇口說我能勝過別人,其實別人勝我更多!」這實在一點也沒錯!
陳幾亭說:「君子有兩種羞恥:第一是誇耀自己的長處和技能,第二是掩飾自己的缺失和不能。自己有長處和技能要保持謙虛,自己不會的就要努力學習充實。君子也有兩種厭惡:第一是嫉妒別人的能力,第二是敘述別人的無能。我們應把別人的能力看成自己所有,別人不能的我們就擱置不談。」
「太陽不語,自是一種光輝;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藍天不語,自是一種高遠;大地不語,自是一種廣博。」
※ ※ ※
中國古時聖人的訓誨,皆講求謙遜,奈何現今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喜歡表現自我,常常把「值得驕傲」掛在嘴邊,一旦自己有比較超越優勝於別人的能力,便會大肆宣揚。一個人愈是不斷對別人誇耀自己能力有多強、多棒的人,久了將會讓別人麻木,心裏感覺不舒服而不喜歡與自己接近。
自古以來,「知者不多言」,因為有智慧的人先行考慮或思索,加以判斷,然後再予以發表意見或建言。然而無知之輩,卻喜歡高談闊論,不斷表示意見或炫耀自己的才華,就怕沒人知道一樣,恃才傲物而目空一切,此實乃不智之舉。俗云:「樹大易招風」,凡事鋒芒太露,易得小人之揣銳,若是因為自己一直在誇飾自己,讓人心生不悅而欲考驗一番,但本身卻無法達到預期理想,終將名譽掃地,無地自容。
老子說:「有盛德的人,他們的容貌看起來,往往就像笨笨的樣子。」子思在中庸也講:「君子的為人之道,外表不顯露,而美在其中,久而久之,就自然一天天的彰顯起來。」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必定會有他的長處和優點,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韜光養晦,涵養德性,若能不斷的默默耕耘,點滴學習成長,這樣日新又新,雖然不刻意去宣傳,卻能因為所持技藝的品質奇佳,名氣便在不言中,經常被爭相讚頌。
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