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鳥能飛行幾萬里,飛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
它把樹枝銜在嘴裡,累了把那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後飛到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它就站在那截樹枝上捕魚,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樹枝上睡覺。
誰能想到小鳥成功的飛越了太平洋,靠的卻僅僅是一小截樹枝!
如果小鳥在嘴裡銜的不是樹枝,而是把鳥窩、食物等旅途中所需的用品,一股腦地全帶在身上,那小鳥還飛得起來嗎?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為人少欲貪可淡,無貪少欲心自在。」眾生心,乃是多欲念的,若是一個人的物質欲念增多,再加上本身經濟能力等應付不及之時,將會產生貪婪的欲思;一旦欲思糾纏於心,從此只想要能盡快獲得如願則能滿心歡喜,稍有不能如意則毛燥起來,打從心裡坐立難安,非常難受。有時還會因此嗔怒於別人,為何別人總是可以擁有一切,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於是心裡非常不平衡,就因為欲念太強、欲思太旺盛,使得身心得不到安詳寧靜之日。
子曰:「格物而致知,致知在格物。」非常明白的指示出,唯有格除旺盛的物質欲念,才能使自己更清楚、明白的了解人生真理;而想要洞悉人生真相,亦必須先將內心過旺之物欲、奢求給予格除掉,使欲念降伏至最低程度,令欲念不起作用力,才能使心靈清淨,而清楚了解到,原來有許多東西是可有可無的,自己早前卻因為一時的迷思,而誤認為非擁有不可,如今欲求已然減少,故又重新獲得以往輕安自在的生活。
綜觀眾生對於物質之追求,想盡辦法想要擁有,為的只不過是想要滿足一己之欲念而已;當欲求消退時,則往昔視若生命的物品,亦不過視如垃圾般的物品看待而已。因此,在欲念興起時,若能立即醒覺,而予以降伏,必能讓自己免於迷妄,免於坐立難安,如此乃能「心情平靜,身心安穩」於二六時中也。
寶德雜誌88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