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生死大事

本道院瑤池金母登台

聖示:有生就有死,生死本是生命現象中兩種很平常的事情;然而,生從何處來!死後歸向何處!

陳生:徒兒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金母:徒兒免禮!

陳生:「生」與「死」,乃是宇宙造化上兩件最奧祕的事情,也成為千古以來世人最不易解答的謎題。當今物質科學極為發達,人類的知識也極為豐富,但對此一問題,不但沒有正面的幫助,相反地,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反而更使人迷糊。

俗話說:「蓋棺論定」,西洋人說:「臨終的片刻」,乃是一生最佳的寫照。一生之作為,到三寸氣斷之後,才可下評論。一樣生,百樣死;一樣米,飼百樣人。人生在世,同樣是人,無論是富貴貧賤,皆過一生,但作為不同,最後的結果,歸宿亦不同。

金母:然也。眾生不得解脫,就是生時不識生死路,不明生滅法,死後渺渺茫茫,不知所歸,隨業力牽引而不能自主,且又遭輪迴。

陳生:滿清末年之時,正是日本明治大正期間,陸奧宗光被認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當中日戰爭終了,日本政府派伊藤博文與陸奧宗光代表日本政府和滿清政府的代表李鴻章講和談判。

此時,陸奧宗光的十七歲女兒罹患不治之症,正是病危而躺在床上,而且濱臨迴光返照之際。陸奧宗光即使是一個大臣,又肩負有講和談判的重任,當然不能為了私事而耽誤國家大事,於是,向女兒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就走了;並在臨行之時,吩咐家人說:「即使有什麼重大的事變,也不要通知我。」

陸奧宗光就在講和談判到最後要簽字之時,忽然接到家中來信說:「大人的女兒已經沒救了,但是心中仍有一個問題疑惑著,在臨終之前,希望能當面請問大人。」

此時,陸奧宗光心中非常為難,伊藤博文得知後,對陸奧宗光說:「兩國已經快要簽字蓋印了,你可全權委託我來處理,你趕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見一面吧!」

於是,陸奧宗光匆匆趕回家,小姐見了父親,向父親問道:「爸爸!我知道我已經不行了,我很快的就要走了,不過,有一個問題想要問您。」

陸奧宗光說:「你儘管問吧!」

小姐很渴望的問道:「人為什麼會死呢?我死了以後,要到什麼地方去呢?請爸爸告訴我!」

陸奧宗光雖是一個大政治家,但對這個問題卻沒有辦法回答,又看到女兒渴望的表情,心內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傷,尤其面對這個自己從未想過的問題,心中真有一陣茫然之感。他想了又想,最後才說:「我不知道妳要向什麼地方去,但是妳的母親一生虔誠的信奉《觀世音菩薩》,甚至連生死都託付給祂,所以我想,妳的行蹤一定有《觀世音菩薩》引導的,妳就放心去吧!」

小姐聽了父親的話以後,才含笑而很安心的瞑目去世。

後來,陸奧宗光為了解人死後要到哪裡去的疑問,乃毅然出家學道,成為一代高僧。

這則故事,乃是學生在過年前無意間讀到的,正好與同修或修道子一起分享。

金母:生與死不但是宇宙之兩大奇蹟,亦是造化之兩大奧祕,更是世間之兩件大事,所以說:「生死是世人之一大事」。

由於生的喜悅,更由於死的恐懼之執著心理,形成世人「喜生厭死、貪生怕死」之一般心理;所以,在人生種種關卡之中,唯獨生死關最難識透看破,只要此關能識得透的人,其他也不成問題了,所謂:「生死識得透,則無什可求」。

然究其根柢,無非就是對生的渺然,對死的茫然,即是所謂:「生無法掌握,死也沒有把握」。因為識不透、不清楚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所以無法掌握人生的方向,一生庸庸碌碌的結束,來去皆空,心靈不得充實,又在利慾誘惑之下,違悖天理行事,良心不得安寧,當大限來臨之時,不但茫然不知所終,不但束手無策,而且徬徨恐懼,一點把握都沒有。

道者,路也,人生之大道,解脫之正路;道者,理也,天理對良心,乃眾生行為之準則。是以,若能循此路而行,依此理為規,終得自在解脫。

陳生:孔聖人曾說:「不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說,人不知道自己為何來到人世間,又如何知道死後的事呢?這一句話不正也意味著「若知死,必知生」的涵意!

金母:是以,世人只要懂得死的境界,死後的歸宿乃是由生前做決定;若是知悉「死是生的延續」,就可以知道生前的態度與行為應當如何去做了。是故,期望修子正視這個問題,在修業立德的道程中,真正體會人生的生死大事。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恩師慈悲!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122期 修子正視‧生死大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