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警世寶筏》
有康玉成者,業米商刻薄成家,積金數十萬,見義不為,見善不舍,兒女成行,無一讀書識字者,人稱之為土豪。經常受流氓藉機威脅,想或有一子可成名,可免他人之欺侮!就請鄰村連秀才為家教,冀望子女成材。
康是有名的吝嗇,對教師除束修(薪資)外,逢年過節從不表示,而連秀才品行高節,雖粗茶淡飯,只認真於他的教學工作,絕不怠忽。
年關已到,領了束修三十圓,整裝準備回家過年,在途中遇一老婆婆在溪邊哭啼,連秀才上前詢問是何原因?
老婆婆拭淚答曰:「我有一子!出外謀生,至今數年,音訊全無,不知生死,我和老伴每天上山砍柴度日,現老伴有病在床,我到溪邊想尋短,心又想我死了,老伴誰來照顧?所以在此哭泣。」
連秀才心生惻隱,毫不猶豫的拿出一半的束修錢老婆婆回家安頓,自己就草草在家過年。
上元節過後,回到康家任教,席次問談及老婆婆的事,還被康玉成取笑,一介窮書生還能救人。
連秀才心想:一毛不拔,片善不為,笑而不答。後來連秀才參加秋圍考試,連中二元,光耀門第,而康玉成二、三年後遭遇橫禍,憂鬱而終,此乃善惡分明之報也。
世人當以此為戒,莫小善不為,小惡而為之,幸甚!幸甚!
※ ※ ※
讚歎乎!天地萬物這個【情】字,難以文字而形容。【慈】字,明本之性,以氣柔而克剛常。慈也,悲也,同以惻隱之情,發自當下之心念為悲也。慈悲之心,系於心隨身而用,一則修己,一則勸化世風暴戾之氣,何樂而不為呢?
蒼生矣,視不平之事而欲挽,乃慈悲心之顯也,也是同胞之愛,本性之露也。歎也!功利社會之下,無慈悲心,無關懷情,何以?何以?金錢之蒙蔽,名利之誘惑,金錢名利擺中間,無視本性良知而全力追求。再歎!塵世之金錢名利不能和自己努力而劃上等號,無福份,無福報者,是不可得也,余餘其蔭,當嘗福份之報也。
是故,勸天下蒼生,金錢名利,適可得而得,不可得勿強求。在金錢名利可得之下,亦關懷周遭同胞,以慈悲之愛而慰撫,取之于社會回饋于同胞,合情理,本性矣。
明性傳真--慈悲心、關懷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