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問誌公禪師因果經》
昔日,梁武帝問誌公禪師:「世間死後,請僧道摩訶道場,超薦父母,未審超得超不得?」
誌公答曰:「譬如我主,超度郗氏皇后,一般世人死後,若有因緣,得值一箇戒行僧道與他誦經禮懺,莫說一個亡魂,十個百個,亦可超得。莫說要作道場,他若肯到靈前囑咐一聲,承斯善力,即得超昇,存亡兩利也。」
「又復多見世人,不知因果,請那飲酒食肉僧道,來作道場,敲鈸擂鼓,不必經懺為主,顓事鬧熱為勝;不知教人清淨齋素,反更令人殺生害命。又將酒肉,熏污佛壇,休言超度亡人,反與父母,增添重罪。古德云:刀山劍樹地獄,皆因殺生害命所感。經云:但結業緣,轉增深重。此等僧道,自己不怕地獄,如何度得亡人?古云:欲度他人,先須度己,果然度得自己出苦海,莫道度亡一個。但是汝等上首先亡,井及鄉中,枉死鬼魂,承他善力,俱獲超升。」
※ ※ ※
當世人仔細觀察現代祭祀之方式,不難發現仍有許多長者為了逢年過節之祭祀禮儀,大費周章準備三牲四果陋俗之習慣,究其因乃往昔經濟、民生匱乏,人們為博得仙佛祖先之愉悅竟擅加殺生以為供品,祭祀後之大魚大肉更可供家人大朵頤一番,然而如此祭祀之方式便可贏得仙佛祖先之眷顧?其結果乃值商榷!
如今民生富足安康,路有野殍枯骨之情況不復存在,取而代之者乃吃撐喝脹之疾病叢生,因此世人講究少油、少脂、少鹽之養生道理,倘若大魚大肉祭祀,祀後再大啖葷食,豈不違背養生之道?而且祭祀以三牲畜類供奉神鬼其被戮之怨氣糾聚,以之供奉,豈非陷仙佛、祖先為不仁不義之輩?況且神鬼已不似人身貪逞口腹之欲,所享祀者,不過是繚繞馨香。是以世人既欲養生又欲博得神鬼之眷顧,可否殺生祭祀之道理顯而易明。
不殺生乃宗教展現慈悲心之戒律,世人一旦為非作歹歸空後,必輪回畜道或轉而累世受殺業祟擾,原靈互相殘殺豈不有違上天好生之德,況且牲畜之體積頗巨,收藏不便且食之太過,依現代人丁單薄,往往因此而浪費食物,如此一來豈不又犯了浪費食之罪業。
昔時先民生活困苦,謹將生活所需最貴重之牲畜肉品為祭祀供品,尚情有可原,然而如今富裕之社會環境,素食供品俯拾皆是,倘若再以生靈肉品祭祀,實辭違各宗教所宣導之慈悲也。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現代人之觀念已不復往昔迷信而且時事所趨一切以莊嚴簡便為要,是以,即使一杯清水、一炷馨香,只要誠心一致,便可將心願上達九霄,感動天心庇佑,又何必殺生隨祀,吃力不討好?
祭祀,古來以禮儀為重,所謂:祭之以禮,祀之以儀,發乎一心,丹誠可貫九天。佛經有載:婦女剪髮沽油以供佛,大風忽起,萬燈具熄,唯婦女之燈不滅,足可見其誠心甚,則世人明悟而藉以誠心素果以供神鬼。
醒明寶鈔-第一章 祭祀宜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