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閱《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如果你的大臣奉派出使楚國,他把妻子託付朋友代為照顧;等到他從楚國回來時,卻發現自己的妻子挨餓受凍。請問應該怎麼辦?」
齊宣王回答:「這種朋友應該要絕交。」
孟子接著問說:「大王!如果有當官員的,不能治理好他的部屬,請問你又會怎麼辦?」
齊宣王回答:「這種官吏乾脆撤職,不要也罷!」
孟子又接著問說:「大王!假設國家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又該怎麼辦?」
齊宣王有些尷尬,不想回答,只好裝作沒聽到,眼睛望著別處,故意把話題扯開。
※ ※ ※
與人民對話,為政者已非人民之父母,現已成為人民之奴僕,不能將民意踩在腳底,應廣納各方意見,抉擇百姓利益之所在,造福老百姓。若不聽取民意,只想維持政治之威嚴,不但不能贏得民心,反而有被推翻的危險。
各國領袖如能拋開個人利益與情緒,多留心老百姓的悲苦,上天就會助其一臂之力將國家治理好。反之,若身為領導者只在乎少數財團之利益,不能設身處地為百姓設想,國民怨恨之怒氣無處發洩,迫使百姓走上街頭,成為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國家將永無寧日,國運也會跟著衰退。為人百姓者,可適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情緒過度激動,不能以理智監督政府,老百姓的訴求就無法實現。
世界各國紛亂之象頻傳,長久以來,主政者常將治國重點放在經濟、國防,殊不知教育才是培育人才,涵養國力的重點。如此本末倒置,國家雖然暫時得到經濟蓬勃發展的果實,但果實逐漸摘完之後,再也長不出新枝、新芽或開花結果了。
近代之政治,是與人民協商的政治,除廣納民意外,還得深入基層,坐在皇宮閣樓治國,已趕不上時代的潮流,若為政者可以一意孤行,又何來「革命」之說?望為政者能思悟之。
全真月刊12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