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券有益」這個成語來源於《澠水燕談錄》:宋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券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
對於這麼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御覽》。
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
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誤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效仿,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會有益處。常用于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 ※ ※
讀書求學嗎,不但在求得學問知識以及常識,為人處世之方外,更兼有【文以載道】流傳千古而促進社會文明更進步,而使根基有所本也。
學海淵深,這是說明學無止境的話,在人的一生當中索要接觸或應對的事物,可說無時無刻都要有學識來作為後盾,才能夠有能力來判斷,或處理。如果一個人從沒讀過書,而不知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麼他的思想必然很不成熟,很不通。於是他的一生將很難應付這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險詐的社會,更無法圓滿或轟轟烈烈的作出一番事業。果然如此,那麼一生將是庸碌而過了。
文以啟盲,這就是說明文字不但能記載很久很久的史跡,更能啟發後人的智慧,使學者明白道理,知有所可為,有所不為之理。文字的組合可以用來解釋一項很深的物理,或者為人的道理,這是無可否認的定義。而問題在,如何深刻而活用所學得的文字,所以古人有十載寒窗苦讀,那就是要求學,求知,務必使自己明白文字的運用,文字的組合及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有了以上所得,才能在文字中學得知識、學問,而運用它,造福社會、人群。
文字既有闡釋道理的功用,那麼它也就能勸人向善,因為使人明白善惡的道理,明白是非的選擇,自然所行所為不會悖德悖理,而走向正道了。所以有了學問知識的人,如果能夠致力於以文字來勸人向善,那將是莫大的功果了。
茫海歸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