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道院副院尊觀音菩薩 登台
聖示:人貴知足,知足常樂。
陳生:學生恭向菩薩頂禮五叩首!
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同樣的遭遇,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人能淡然處之,有人卻耿耿於懷。是以,一切是緣於一念之間,對不對?
菩薩:所謂:「觀點問題」,例如:與最好的朋友擦身而過,你與他點頭,他沒有還禮,你作何感想!假如你認為他是近視眼,算了!一念就過去了,自然不會在乎。或者你認為他是心不在焉,或者是心裡有事,所以視而不見,一念也過去了。
倘若你認為他怎麼這麼跩,我又怎麼這麼倒楣,難道他是學問好、名位高、財富多,越想越氣,不肯釋懷。
其實,人家只是近視眼,那麼人家不就是在天堂,你在地獄嗎?
陳生:可見一念之差,就有天淵之別。
菩薩:是。此外就是個人的修持,也就是度量的問題了。有人幼年的不幸遭遇,或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由於深受其害,感受至深;長大之後,不願見到在他人身上重現,甚至立志想要造福他人,去除可能遭遇的重重困難。
像有些父母在童年得不到的,就設法讓自己子女在童年都能得到,有人身受痛苦的經驗,也要如法炮製,施之於人,以為上天既然不仁於我在前,我也要將此不仁施於人在後,還自以為替天行道。
有人曾經為了爭取某些東西,絞盡腦汁,費盡口舌,哈腰屈身,受盡辛苦,才得如願;他也想以此如擬照辦,見不得別人輕鬆,想來這繫於個人的修持與度量。
陳生:俗話說:「人貴知足,知足常樂」,知足不是自滿自足,畫地自限,安於現狀,不求上進,而是懂得適可而止,常懷感激的心,刻刻不忘感謝他人的一種知恩、感恩,甚至報恩的具體表現,也是懂得退一步的想,超然於外的心態。
例如:感覺人家待我們如此已經不錯了,遠比我們待別人來的好,就是知足。
菩薩:是。諸子若是覺得上天賦給你們的稟賦、潛能已經夠多了,遠超過你們所發揮的,就是知足。
知足的人,善於自律,甚而顧慮到他人;是以,優點如下:
求己的多,求人的少。負己的多,虧人的少。
往內參的多,往外尋的少。往下看的多,往上比的少。求心靈寧靜的多,求慾望滿足的少。
想施恩於人的多,想自己受惠的少。懂得受人點滴之恩,湧泉以報的多,受宏恩卻不思回報的少。
退一步想的多,鑽牛角尖的少。為別人設想的多,為自己力爭的少。
受舊恩而能不計新怨的多,以新怨而忘舊恩的少。承大恩而能不計小怨的多,因小怨而忘大恩的少。
是以,在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裡,諸子往往只顧追逐明日的飢渴,忘了感恩今日的飽足。然而生命的過程,一定有值得感恩的事物,才有愛的意義。
陳生:謝謝菩薩慈語!所以說,任何人都不喜歡驕傲自大的人,因為這種人在與他人合作中,也不會被大家所認可。
菩薩:你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面強過其他人,但你們更應該將自己的注意,放在其它強項的人,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看到自己的盲點和無知。
唯有失敗,才能讓自滿的人醍醐灌頂,從自滿的椅子中推出。自滿的人遭遇到失敗,並因此認識到自滿給自己帶來的危害,從而勉勵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眾所周知,在龜兔賽跑中,烏龜贏了。兔子輸在牠的長處太明顯,被自己的雙腿絆倒,於是半路睡覺,所以烏龜跑第一。第二次賽跑,兔子吸取教訓,就不睡覺了,一口氣跑到終點,結果兔子贏了,烏龜輸了。第一次的賽跑中,以兔子的失敗做終結。這次的失敗把兔子從自滿的溫床中拖出,兔子吸取了教訓,並改善之。
是以,諸子在人生路程中,也是一樣,遭遇失敗並不是一件憾事,認清自己失敗的因,那失敗就意味著收穫。
鯛魚和鳳螺都生活在大海深處,有一天牠們在海中不期而遇,鳳螺有著一身堅硬的外殼,鯛魚在一旁讚嘆著說:「鳳螺!你真了不起,有著一身的堅硬外殼,一定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而我只能用眼睛向四周看,確知危險從哪個方向來,然後,決定要怎麼逃走。」
鳳螺聽後,洋洋得意,自覺鯛魚所言極是。說著,突然敵人來了,鯛魚咻一聲已經游走,鳳螺此刻心裡還在想:「我有堅固的保衛系統,沒有人可以殺害得了我,我怕什麼!」便靜靜地等,等著!等著!等了好長的時間,也睡了好一陣子,心裡想:「危險應該解除了吧!」
於是,牠就想出來透透氣,才剛冒出頭來,立刻大叫:「救命啊!」此時,牠已經在水族館的水族箱裡,只見外面是大街,人來人往,而且水族箱上面早已標示好鳳螺的價錢。因此,鳳螺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栽進了水族箱的驕傲自大。
人生的路程,最忌諱的是驕傲而自大、自滿,因為它常常使人心驕氣傲,停滯不前,不思進取。是以,自大,是每個人事業成功的絆腳石;自滿,更是使一個人原地不動,即是落伍的信號。
此外,所謂:「知足勝不祥」,即是曉得與懷有滿足之心,那些不祥的事,就沒辦法產生了。修子謹記於心也。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菩薩慈悲!學生恭送菩薩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第13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