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中壇元帥 降
詩曰:拂塵掃垢注清泉,煉性修心道法玄。
孰低孰高皆外相,我執參破功行圓。
聖示:吾今日以「佛、道孰高孰低」為題,供世人參悟。
「佛、道孰高孰低」
與達摩、寶誌禪師合稱梁代三大士之傅大士,有一日,頭頂道冠、身披僧衲、腳靸儒履朝見梁武帝。
梁武帝見其裝扮即問曰:「你是僧人耶?」
傅大士即以手指著道冠。
梁武帝又問曰:「你是道士耶?」
傅大士又以手指著靸履。
梁武帝再問曰:「你是俗人耶?」
傅大士復以手指僧衲,遂出。
故今寺廟中塑大士像,頂道冠、身袈裟、足靸履,即是仿此事跡。
傅大士乃是佛教彌勒菩薩之化身,然而他的穿著卻包括了儒釋道三家的道冠、僧服、以及儒履。故他用儒釋道三教服飾嚴飾其身,示現了三家是一家之義,作為他無言的開示。對此佛印禪師即有題一首贊詩曰:
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
忘卻兜率天上路,雙林癡坐待龍華。
其實,佛中有道,道中有佛,所求皆是一份清淨之心,例如道教主張清淡簡樸、飲食自然,也極力提倡素食。正統道藏‧洞真部《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有云:「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啖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怖,故當不忍啖,心證慈悲行。」
《全真清規‧清規榜》對道教出家者亦要求:
「一凡飲酒茹葷食肉,攪亂常住者,杖責逐出。」
道教對在家修行之道士並不要求禁絕酒肉,但仍主張清淡簡樸之養生飲食原則,道教也未完全要求信徒「禁欲」,但要求「寡欲」的修行方式。因為寡欲者不役於物,可保持思緒寧靜、神氣清靈,修行之人若嗜欲連綿於外,心腑壅塞於內,曼衍於荒淫之波,留連於是非之境而不敗德傷生者,蓋亦寡矣!
由此可見,佛、道基本精神乃是一致,只有凡夫才有等級高低之分別。昔時嘗有人問:「超度之時,被超度之靈為道教神靈接引而去、還是為佛教菩薩接引而去?」其實世人不知,超度之時,皆有仙神、佛菩薩到場,並依據被超度者之因緣,分別被仙神或佛菩薩接引至不同之去處。
一般而言,今生能學佛修道者,均乃宿世具備善根之關,故而,不論是學佛也好、修道也罷,皆應掃三心、飛四相,擺脫分別心之纏縛,潛心虔誠修行,進而度己度人,則將來必得以成正果也。
虛原雜誌200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