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藏橘獻母的陸績

  陸績是三國時代的人,在他六歲時,曾到九江袁術的家中,袁術拿出很多橘子來招待他,他趁袁術沒注意的時候,就偷偷拿了二粒橘子藏在自己的懷裏。


  臨走前他向袁術跪拜告別,一不小心二粒橘子全都滾落在地上。


  袁術就責怪他為何懷中暗藏橘子而未告知主人?


  他跪在地上誠懇地回答:「因為我母親生性極愛吃橘子,所以我帶二粒回去想要孝敬母親。」


  袁術看他小小年齡才六歲就懂得真心盡孝道,便嘖嘖嘆為奇事!並將此事流傳開來。


  日後,有詩傳頌:「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便是深深讚嘆陸續的孝心啊!


※ ※ ※


  孝:善事父母、謂之孝。孝之道有七:


  一、無違親心,盡其禮而盡其心,始終如一,不棄初志,以盡其誠,而承歡親心。


  二、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三、如因家貧,承事不豐,雖菽水亦可盡其心而承歡之。


  四、如遇親喪,必哀必戚,內心致哀盡禮,祭如在前,以安親靈。


  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六、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其父母。


  七、大孝終身慕父母。


  「孝」就是百行之首,萬善之源,所以為人之子女者,始終奉事父母必須盡其孝,故事親至孝,乃為人子之道。但孝親必須心存誠敬,否則,雖有三餐之養,亦非孝也。如家之飼養犬馬,亦日以三餐,養親若不致其誠敬,則無異於犬馬之養也。


  子游問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凡為人之子女者,奉養父母,必須存誠敬於心,而表行於外,若無誠敬之心,則無異飼養犬馬也。


  書曰:「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乃勸為人之子女者,應當及時事親盡孝,則不致思欲孝養父母,而父母已亡,追懺已晚矣。


  「孝」應以和顏悅色,出其真誠以事其親,始得謂孝。倘父母有過失,為人子女者,應以悅色柔順的態度來勸解,冀使父母自行悔過,而免陷於罪之深,而遺憾終身。或見其親,頑固不化,反而受親之怒責,為人子女雖受苦於身心,亦應無怨無恨,不變顏色,婉轉而勸之,至於改過而止。


  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所以大孝至誠,可驚天地,可感鬼神,凡有大孝之子,天地神明必皆佑之。自古至今,孝者甚眾,如昔有廿四孝、皆可作為楷模。


  所以孝有五大美德,若依此美德而修之,則可成大孝也,此美德即「誠、敬、順、養、悅」也。


  誠者,誠心也,虔誠也,誠意也。


  敬者,尊敬也,敬重也,敬奉也。


  順者,順從也,不違背也。


  養者,奉養也。


  悅者,悅色也,溫柔也。


  此五大美德,既能修成,則康莊大道任爾縱橫無阻,成為一大孝子也。願世人勤而修之。


大道康莊-述:大道康莊之謂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