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紅塵苦海

  按道元禪師高僧碑文傳《繼燈錄》,日本永平道元禪師,姓源氏,本國村上天皇九世之裔。


  七歲讀毛詩左傳及諸經史,不由師訓自然通曉。童年時期道元禪師即遭遇母親病故:「人啊,為何逃脫不了這世上的紛爭,病痛和死亡?願你能找到超脫這些苦痛的道路……」母親臨終前留下的遺言深深地刻在道元禪師幼小的心靈上。


  於是年僅十四歲的他遂投舅氏臺山良顯法師出家。到二十四歲時,本地的禪師已經難以回答他的問題,於是他毅然泛舟前往大宋,遍訪名僧,參學禪理。


  經過苦苦的尋覓,他終於在天童山找到了高僧如淨禪師。靜修四年之後,道元在參禪中明心見性,達到了「身心脫落」、「目橫鼻直」的高妙境界。


  回到日本,道元一心弘揚佛法,這引起了本地比墟派僧侶的猜忌和攻擊,於是他遁入山林創隱居永平寺,以其純粹的禪法和高潔的人格吸引了大批信眾的追隨。


  禪師的晚年,盛名傳入為惡鬼冤魂纏繞的北條時賴耳中,道元應邀覲見,用「揮劍斬明月」的禪機開示時賴,驅走了他的心魔,聲名大振。


  道元終身以弘法利生為己任,最後在蒲團上安然圓寂,留下辭世詩雲:「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


※ ※ ※


  生老病死苦,乃人身之五劫也。既能為人,生於世間,均無法脫離生老病死苦之五劫。茲將五劫分述如下:


  生之劫:人生於世間,或生為賢士、豪傑、英雄或生為富貴、貧賤、孤獨、壽天,此乃生之一劫。


  老之劫:人居於五倫之內,男當婚,女當嫁,生男育女,為功名,為積財而奔波;為事業,為生計而奮鬥,轉眼間兩鬢已斑白,此乃老之一劫也。


  病之劫: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或受風寒而感冒,或生瘡癰,或罹車禍折斷手足,或因積勞而生疾病,或精神不常,或氣血枯衰,扶杖始能行,或飲食不正常而傷腸胃,此皆病之一劫也。


  死之劫:一旦無常,拋妻離子,萬事皆休,雖有高樓大廈,田園土地千頃,黃金萬貫也不能帶去,將留與他人執管,此死之一劫也。


  苦之劫:在世命途多舛,無法營生,三餐無著。或無惡不作,魂歸地獄,受盡嚴刑,期滿轉入畜道。受人千刀萬割,煮煎而後食之,此苦之一劫也。


  自古以來,有生便有死,在世若癡迷不悟,未知行善修功以解厄,均難逃此五劫。所以欲修脫此五劫者,必須立身向善,外則造功立德,內則修道養性,則此五劫自能大而化小,小而化無。譬如此世有修功德者,來世可生在富貴家人,免受貧賤之苦,則可脫去生之劫也。


  又如有善覺者,能知修身行善,則可長壽,人雖老而身體尚健康,可以去老還少。所以不貪欲者,心神清安而無憂慮,則可快活過日而未知老之至,此可脫去老之劫也。


  又如善養身體者,作事不過勞,時常運動身體,心地善良不殺生就無業障,既無業障就能免卻疾病,而能多行善立功德,則可減去病殃,此可脫去病之劫也。


  又如善修道果,多積陰德,樂善好施,養其本來善性,使靈光清朗,功果圓滿之日,得證神仙,軀體雖壞,靈魂常存,此可脫去死劫也。


  又如胸懷若谷,凡事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能容人恕人,不作虧心事,不貪不取,守己安份,則可避免苦惱,如能更加多行善事,地獄自然無門,天堂自然有路,不論在生與死後,均免受苦,則可脫去苦之劫也。


  上述各項,皆是勤修大道之心德,世人若能了悟,則人身之中雖有五劫亦可脫離,免受其厄也,此乃性命雙修之法,希諸迷子,悟而修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