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去擔水,回來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處理好傷口之後,小沙彌找到一根長長的竹竿,准備去打蛇。慧清法師見狀,過來詢問。
小沙彌把事情對慧清法師講了,法師問事發地點在哪裡,小沙彌說在寺院北坡的草地。
慧清法師又問道:「你的傷口還疼嗎?」小沙彌說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為什麼還要去打蛇?」
「因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該咬你。你們雙方因恨結怨,可你是人,你該早些放下心頭的仇恨。」
小沙彌一臉的不服:「可我不是聖人,做不到心中無恨。」
慧清法師微微笑道:「聖人不是沒有仇恨,而是善於化解仇恨。」
小沙彌搶白說:「難道說我把被蛇咬當做被松果打中腦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樣,我就成了聖人?如此說來,做聖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師搖搖頭:「聖人不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於化解對頭的仇恨。」
小沙彌怔住了,呆呆地望著慧清法師。
法師說:「世人對待仇恨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是記仇,等於在心裡擱了一塊土坷垃,自己總是生活在恨意帶來的痛苦中。
第二種是盡快忘掉仇恨,還自己平和與快樂,等於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種了花。
第三種是主動與仇人和解,解開對方的心結,等於是把花朵贈給對頭。
能做到第三種,就與聖人的境界差不遠了。」
小沙彌點點頭。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現了一條高於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彌修建的,之後這裡再也沒有發生過蛇傷人的事情。
※ ※ ※
六祖惠能大師有云:『若是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古往今來,世之人在輪迴中不能解脫,即是人與人之間常互相傷害,糾葛不斷,不願觀察別人之恩德,而是觀察別人的過失和對不起自己的地方,故若能秉持『觀功念恩』之處世哲學,則自能漸漸提升本具有的智慧與靈性,進而超脫塵寰。
觀功念恩者,即是所見盡是他人之功勞與恩情,凡事皆往好處想,一個人若懂得不斷地感激他人給予自己的恩惠,就會少計較、乃至不計較不如意之處,在境隨心轉下,自己內在詳和達觀,善緣日增,他人也心扉沁涼,己身之智慧和判斷事情的能力亦會逐漸地顯露,故『念人之善,不念人之惡』,不但可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受染污,生活品質亦能同步提高。
俗云:『一善可驅百惡,胸懷一仁可致百祥。』一個人生活在五濁惡世中,很難不受到傷害,然而傷害也是一個人修正、成長之契機,故若能徹底觀察自己內心的貪婪和仇恨,然後依法對治,自然可心趨淡泊,達到無求品自高之境界也。
坤道與習氣-第二五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