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靜能生智

  在很久以前,有一名中年男子,厭倦了平日的忙碌生活,一心想要尋找高僧,成為高僧的皈依弟子。

  某日,中年男子開始展開拜訪高僧的旅程,一路上走著走著又渴又累,男子仍然打起精神朝訪僧之路邁進。


  一段時間過去了,就在高僧居住的山下,被一顆大石頭絆倒了,男子生氣的口中唸唸有詞,待男子腳部的痛苦減輕了,便繼續往山上的路走著。


  之後,終於看到高僧居住所在的廟,此時卻又被一個石頭絆倒了,這時候男子心想:「為何我想要拜師修行,連石頭都要與我作對?」隨後又唸唸有詞。


  後來,男子好不容易走到廟門口,就在步入廟門時,又不慎撞上了門板,男子心中無名火再度燃起,便口起怨言,連連踢了廟門板數腳,經一陣發洩過後,才在其他僧人的引領下見到了高僧。


  男子說明來意,高僧言道:「你先去向大石頭和廟門板道歉,我才能收你為徒。」


  男子不明所以,但為了能拜師於高僧門下,乃連連向大石頭以及廟門板一一行禮道歉。


  道歉之後,男子便誠心的請教高僧:「為什麼要我跟石頭及廟門板道歉呢?」


  高僧回答:「因為你是要來求我收你為徒的,但是你怒氣沖沖,根本無法修行,但當你向大石頭及廟門板道歉後,已經心平氣和,這時你才有修行的善心,修行方面才能全心思索領悟,如此才有成道的機會。」


※ ※ ※


  人難從動中取靜,從靜中養心,更不懂由動中練體,這是時下人們很大問題。


  在這亂象紛飛社會裡,大眾易多紊念稍有事情意無法平撫,一意執於這些煩雜問題事情上,此時心靈無法平靜氣亂意迷,如此者皆為愚癡,試想心靜一日,心亂一日,此分無煩此分多愁,這兩面、兩極應選擇那個較好?此都在一念間的問題而己。心所能靜能生智,心能靜可增慧,養心是非常的重要,故不能時時在紊念煩雜念頭中過日子,心靈若不靜,身易隨之影響。


  再言今時人們甚易動氣,一有不悅就大發雷霆,氣個半死,更是動粗打架,這些在今時社會是常發生之事,這些人如能將氣平息,將這些動作轉為練體養身,不是更好嗎?是以人於世間為了什麼而活?為了什麼而生?這是要非常清楚,不能受一些事相問題來主導於汝,心能自在,清靜,是最逍遙的事,身能健康是最有福之事,不能讓自己落於煩惱不平靜,莫讓身體陷入苦疾之障。


慈聖雜誌-第一四五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