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要一個身為君主的人,穿著大禮服親自去女方家迎娶,這樣的禮節是不是太隆重了?」
孔子聽了有點不高興,嚴肅回答:「結緍是兩個家族結合,是延續先聖後裔的大事,同時也是迎接之後要一起祭祀天地、宗廟和社稷的另一位主人,您怎麼會說親自去迎娶的禮節太隆重了呢?」
哀公聽了很慚愧,於是請孔子詳細說明,孔子說:「天地如果不合,那萬物都沒辦法生長。君主的大婚,關係到後世子孫的延續,這樣的禮節怎麼會太過呢?」
身為國君的魯哀公原本對於身為國君要穿著大禮服,親自去女方家迎娶的事相當不以為然,聽完孔子的解說之後,哀公才頓悟,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甚至關係到萬代子嗣的大事。尤其國君對婚姻的態度和做法,對百姓也有示範作用,實在不能不慎重。
孔子認為,國君所迎娶的妻子是要一起祭祀宗廟和天地的,因此對於婚事禮節的隆重,自然有其深遠的意義,是絕對不能輕忽而怠慢的。
由此可知孔子對於「婚姻」相當重視,君主的婚姻是延續先聖後嗣並共同祭祀天地宗廟,而平民百姓的婚姻也是要延續子嗣並且共同祭祀宗祠的,這都是承先啟後旳重要環節,當然必須慎重。
※ ※ ※
聖賢制禮,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夫婦相親,宜正乎禮。彼此如賓如友,若兄若妹,以禮制心,以義制德,無禮則慢生,慢生則過起,起過生端,而家道敗矣!
故大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妻室,既有家室,當盡乾綱之道,奮志成名,圓滿社會。上而崢嶸門第,光耀宗祖,榮譽父母,下而裕餘後昆,蔭益妻孥。勿以富貴而驕矜,勿因財名而奢侈,尊卑失序,貴賤失倫,嬌妻寵妾,濫矢風流,則禮乖違而威儀失墮矣!威儀失墮,則無以型範於妻子,失正位乎外。
自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有家可為終身之仰賴。當盡坤柔之道,上事翁姑以孝,中敬丈夫如賓,下育子女以慈,和諧妯娌,克就姑姨,不因丈夫之貴而驕人,不以狐媚以傲物。事上以禮,待下以寬,盡四德、三從之道。避嫌疑、別尊卑,相夫內助興家,是善正位乎內也。
內外既正,則邪緣不干,夫和婦順,尊卑有禮,上下合衷,夫婦有別,而家道可成,宏業振興矣!
修緣寶典-夫婦有別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