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的父親,昔日是一國王,其建都的金鑾寶殿,現今尚存,在今河南省新野縣。
老王年老無子,一旦生了一位太子,真是心花開放。但這位太子,年紀稍長,不戀王位專慕修行,欲辭老王,出家修行,老王堅不淮許,太子乃暗中出走。
初在小武當山,結茅為屋,靜坐修行。有一日,見山下有一小鎮,鎮邊有一個小飯舖,路上來了一位騎馬客人,行至飯舖,即下馬飲茶食飯。
在他吃飯之際,一個小偷兒,趁他不留神,見馬上袋中是銀子,小偷即偷了一錠銀子,逃匿。
騎馬客人,食畢上馬,行路,行至山邊,有一修沙河,水很淺,騎馬客人,即乘馬涉水過河。
馬背上的銀袋,因失去平衡,墜於河中,河邊有一位洗衣婦人,見馬上墜落一袋,即喊客人回來呀。
但客人,沒有聽見,洗衣婦人,見客人去遠,將袋取起,一看,裡邊有三錠大元寶,即將袋埋藏於沙中。
須臾,騎馬客人返回,問洗衣婦人曰:「大嫂,你見袋否?」
婦人即將袋指還之。客人很喜,及檢驗銀數,少了一錠,客人說:「大嫂這銀原是四錠,現在只有三錠,請你連那一錠,一併還吾吧。吾是代人討帳所得,少一錠,無法交待。」
婦人答:「我未動呀,袋中只是三錠,我如果昧你的銀,我全數昧了,不好嗎,可必只昧你一錠呢?」
客人說:「吾實是四錠。」
二人因此口角,客人認定婦人,昧了他一錠,想用恐嚇手段逼出,說:「你如不還吾,吾殺死你。」
婦人說:「你敢!」
客人用刀向婦人一拋,不料正拋在婦人咽喉,當時倒地,身死,鮮血如泉流出。
客人一見殺死人,急急上馬,涉水而逃。逃至彼岸,一想,此刀有血,要此刀豈非禍根,將刀拋於路旁,遠逃。
正巧來了一位樵夫,見路上一柄刀,品質很好,將刀拾起一看,刀上有血,走玉河邊來洗刀上血。
可巧,這時來了兩位公差,見對岸殺了人,椎夫在此洗刀上血,婦人一定是他殺死的,即將樵夫鎖了,返衙交差。長官一見人證確實,即將樵夫抵命。
真武大帝看到這一段事後,心中起了疑問,默想,殺人者,遠走高飛,無辜者,抵命受刑,偷銀者,逍遙法外,拾金不昧的,反而被殺,天理何在?神佛何靈?既然天公無靈,修道何為?
如此一想,就想起家中父母,隨即下山,返家,不再修行。
走到黃昏,住在一個小店中,店主人是一位年老婦人,返食畢,老婦人說:「看你客人的形像,好似一位修行人模樣,未知到此地有何貴幹?」
太子即將在山上觀見之事告之,因為天理不公,神佛無靈,所以灰心,退志,不修啦,返家還俗,繼緒王位。
婦人說:「事有前因後果,報應絲毫不爽,天理至公,神佛至靈,你隨吾來一看便知。」
太子跟著老婦人走到後院,一口井邊,婦人令太子往井中細看,見井中,如同演電影一般,現出了一座樓閣。
樓中一對姦婦淫夫,正在卿卿我我,外邊走進來淫婦的親夫,看見姦夫,分外眼紅,即向前捉姦。淫婦協助姦夫,攻其親夫,將親夫殺害。淫婦誣賴園丁,逼姦不遂,將其夫殺死。園丁被屈,含冤與死者抵命,事後姦夫淫婦,成了夫婦。
後來死後,園丁轉了小偷兒,姦夫轉了樵夫,親夫轉了騎馬客人,淫婦轉了洗衣婦人,觀至此處,井中寂然,再無人物。
太子至此,心中明白,原來如此,天心至公,報應絲毫不差,贊嘆神佛權威之妙。抬頭再看,不見了開店的老婆婆,再看,井也無有,店也不見了,只是隻身一人,站在山坡上。
太子知是神佛點化,向空叩謝,又返回武當山,勤修苦煉,日夜精進修成,名傳萬世,披髮祖師,真武大帝。
※ ※ ※
按照佛經的說法,因果報應是要論三世的:第一種是現報,就是這一生就受到果報。第二種是生報,就是第二生才受到果報。第三種是後報,就是第三生,以及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才受到果報。
今生做善事而卻得到災難的人,這是因為他前生所造的惡業,現在已經成熟。今生做惡事而卻得到福報的人,這是因為他前生所造的善業,現在善的種子成熟了也。所以福中有禍、禍中有福,就是因為不是純善或是純惡的關係。開始的時候有福報,而最後卻有災禍,這是因為他的善心退步。開始的時候有災禍,而最後卻有福報,這是因為他的惡心纖悔。若是所造善惡苦樂的果報沒有變化.這是在顯示說明了直接的報應:若是災禍和吉祥互相的出現,這是顯示了果報的隱約和巧妙啊!更有人所看不到的陰德和陰惡,那就不是人們的耳朵和眼睛,所能聽的到看的見的善惡果報了。
要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的法律,尚有遺漏不週延的地方,然而天道對於善惡的報應,則是絕對沒有疏失之虞。所以說:「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莫道造惡不報,直待惡貫滿盈。莫道修善無應,直待善果圓成。」佛經也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由此可知,我們在三界中所受到的苦樂,在六道輪迴裡,上升三善道,或是沉入三惡道,都是我們自心召感無法逃避的。
天網難逃,就是要想逃避,就如同行路的途中,遇到了大雨,四下望去,全都是濕淋淋的,根本就沒有可以躲雨的地方。但是世人多不覺悟,無法洞察因緣果報的真相,果報若是在遠的,當然也就看不到了;就是看的見的果報,也多將它當作平常的順境逆境,而不加以重視。平時就是如此的輕忽,不能夠覺察,至於碰到了大吉大凶的事實可以相信的,卻又拿出一些不都靈驗的事情,來加以否定:如此的自己迷惑自己、懷疑自己。
世間上,縱然是人生閱歷很久的人,忽然覺悟了些道理,但是人卻已經老了,而且習性也已經養成,難以改變了。而年輕人的豪氣正是旺盛,就更加的難以相信了。這就是世間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迷失了自己,而走入歧途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