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利宜牧和尚是日本明治年間臨濟宗天龍寺的高僧。他過去在岡山縣的曹源寺參學時,由於隨手將桶內剩餘的水灑在地上,被他的老師儀山善來和尚喝斥,此後就以「滴水」為字號,藉以勉勵自己要時時心懷感恩,即使微小如滴水的恩澤,也不可輕慢。
滴水禪師學成出外弘法後,曾有一段時期,每年春秋會應邀講《臨濟錄》並且指導坐禪,參與者十分熱絡。
有一次,一位學生要求與滴水和尚會談,見了面以後,學生開始滔滔不絕講他的文明科學新論,滴水禪師始終在一旁靜靜聆聽。等這位學生講完之後,滴水禪師才開口說 :「你的父母親都還健在嗎?」
學生說:「我的雙親都還健在。」
滴水禪師接著問:「那麼,他們現在幾歲了?」
學生愣了一下,一時回答不出來。於是滴水禪師訓勉他說:
「孩子,雖然你目前是在本國的最高學府修學文明知識,但是你口中所說的,都是一些表相的語言,並沒有一絲一毫的真理。你的父母親辛辛苦苦供應你讀到大學,可是對於這麼有恩於你的雙親,你卻不曾記得他們的年齡。你認為『學問』究竟是怎麼而來的呢?」
聽了滴水禪師的一番話,學生深深感到慚愧,終於收起自己的傲慢心。他問滴水禪師:「那我該怎麼辦?」
禪師回答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啊!」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無論佛仙神,修持不離孝」,華夏民族以孝傳家,故能造就聖賢之輩以穩定國家,使之強國安邦屹立不搖。
芸芸蒼生,無論本身所信仰之宗教為何,亦無論本身所依止之道場類別為何,其根本條件必定以孝立基,蓋因眾生哪怕是本有坐擁高官厚祿,一旦缺乏孝之精神,則恐怕甚難做一名勤政愛民的好官,更不必說要忠於國家、義於職位,就連最基本的誠信都很難盡到。是以,諸佛菩薩及歷代聖神,盡皆落實孝德,並且將孝之德行精神,轉化成為人臣之忠君愛國情操,並且各宗教之立教聖人,超越俗世事親之小孝進而蛻變成為教化群黎之大孝,澤利家族之德望,不但本身深受群眾之愛戴,就連本姓都備感威儀與榮耀。
孝之澤蔭家邦,可以從釋迦牟尼佛及太上道祖首見端倪,至於其他高真亦然。盡孝至極,最後才能獲得諸天之器重,此後予以推任守護萬民之仙神,全天下一切教法當中,孝德皆做為首推之宗旨,行者稍有偏離孝之德目,其修身立德方面必常有欠缺,總是難以取得正品果位。
因此,眾生欲從凡夫走入修真之路途,切宜提昇一己面對父母之孝道精神,噓寒問暖乃不可或缺;有些眾生雖然父母有其不待,尚能秉持父母過去之教戒,讓本身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言行無偏無頗,便能確保父母在外不受他人之辱。
古來聖賢之人,如此善盡於孝道,後繼之群生,亦當效法聖賢之步履,揚孝以立德,學聖做賢,自能輕而易舉也。
寶德雜訫163期-述論:無論佛仙神‧修持不離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