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姜教子嚴格,也很注重文伯的教育,要求他要慎擇嚴師賢友。
一日,文伯退朝回家,看望母親時,見到敬姜正在織布,於是說:「我身為魯國大臣,又是貴族,母親還要親自織布,傳出去,別人恐怕會怪我沒有好好侍奉母親。」
敬姜嚴肅回答:「我們魯國要亡了吧,竟然讓你這不懂得為官之理的人在朝中任職。人勞動才會去思考,辛勞之人則易萌發善心;安逸易放縱,進而忘記善念,生出惡心,過往的歷史不都是如此嗎?先生訓示說:『在上位的君子操勞心力,一般百姓勞動體力,不可懈怠,貪圖安逸,以廢棄先人的功業。』你卻問:『為什麼不讓自己過得安逸?」依你這樣的想法在朝為官,我真擔心穆伯要絕後,我們家的祭祀即將中斷啊!」
後來,文伯去世時,敬姜憑靠在他的床邊,一時沒哭,說:「以前這孩子活著的時候,我以為他會成為一個有才德又賢能的人,所以我一直沒到過他辦公的地方,去觀察他的言行。現在他死了,不見他的朋友和眾臣落淚,倒是他的妻妾們痛哭失聲。看來這個孩子對於禮,一定有很多荒廢缺失之處吧!」
敬姜沒哭,是因為她讓兒子去侍奉孔子,但當孔子要離開魯國時,文伯送行沒送到城郊,贈禮也不送家中的珍寶;再加上他生病時,沒有士人來探望,死時身邊只有家眷、妻妾,卻沒有士人為他流淚,可見文伯只寵婦人,對士人的禮數則多有不周到之處,所以敬姜不哭,明白無私的指出兒子的缺失。
※ ※ ※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少小檢言行,長大言行規」,教育乃是必須從幼童開始著手,為人父母的對於子女的言行舉止、待人態度,都要從幼小時期予以細心觀察檢視,適時給予規範,長大成人之後,才會知道做人的規矩。
眾生對於子女要多予關心,並非給足物質生活就叫關懷子女,亦非給多少金錢任憑子女花用就叫有慈愛,真正的關愛子女,必須隨時注意子女在待人接物上,是否有合符禮儀節度。觀察子女和同學之間,言談中所表現的態度,究竟有無禮貌恭謙,或是態度上是否顯得不屑一顧或不喜悅;若有此等情形,都該儘快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使子女能明白同學之間的所謂情誼,哪怕是同學行為有所不佳時,自己都該表現出恭謙風度,不能在態度上,對他人有不屑一顧的表現,要培養成接納他人的紳士精神,將來步出社會,必能自我規律,人際關係方面才能處世得宜。
大眾在教養子女上,要留意子女與長輩們的相處上,在言語態度或說話內容方面,是否有對長輩觸犯忤逆或不恭敬的地方,在談吐方面,有無對長輩們冷嘲熱諷;一旦發現子女有對長輩不恭敬,或是說話沒大沒小,對待長輩於態度上沒禮貌,都必須適時的給予糾正,並用婉轉的語氣,讓子女知道必須轉換好態度。若是在子女對長輩說話不禮貌時,就給予斥責謾罵;如此一來,恐怕容易讓子女內心不好受,怨念反而增生,原本可以改善的能度,就因為被父母斥責,而感到自尊心受損,下不了台,從此更不喜歡該位長輩,這樣就不好。
昔時,眾生於居家生活,父母親便教育子女要聽從老師們的指導,在學校時,師長們便教育學生在家要孝順父母,教學相長之下,人們恪遵孝道,對於師長們更是恭敬尊重,從做父母的到為人子女的,無不是對師道尊重有加,這就是言行從小要予以調整,才能成為良好生活習慣。當崇尚禮節、持守規矩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時,言行舉止必定合乎中道、中肯,言正行直是為真生活。
奉勸眾生,不斷觀察子女們的待人接物精神以及對待長上之禮節,若是發現有失禮之處,當予以道理的薰陶,讓子女們知道同理心對待他人,再給予善加引導子女,了解要如何待人接物,做到言而有義行之有道也。
寶德雜誌141期-述論:少小檢言行‧長大言行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