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報慈文遂禪師,清涼文益禪師之法嗣,俗姓陸,杭州人。乳哺時,隨父母遷居安徽宣城,幼而好學,有出世志。後禮池州僧正落髮受戒。十六歲開始游方,神教俱學。
文遂禪師曾經一度研究《首楞儼經》,能夠甄別並會通真妄二種緣起,對該經之本末綱要了然於心,並執筆詳細疏注,玄義文句,隨文科判,無不燦然。寫完之後,文遂禪師便前往禮謁法眼禪師(清涼文益)。
他告訴法眼禪師說,他專門研究《首楞嚴經》,並認為自己所寫的疏注深契經旨。
法眼禪師聽了他的自述,便問道:「欏儼豈不是有八還義?」
文遂禪師道:「是。」
法眼禪師道:「明還甚麼?」
文遂禪師道:「明還日輪。」
法眼禪師又問:「日還甚麼?」
文遂禪師被問得懵然無對。
八還義見《首楞嚴經》卷二,八還,即從八個方面推究、還源事物的生起因緣。大意是,身處堂中,所見之明還日輪,暗還黑月,通還戶牖,雍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鬱勃還塵,清明還霽。八還的意思是說,一切有為法,均由因緣而起,一一事物皆可推其生因,唯有能現生一切萬法的妙明真心本身是找不到生因的,它是法爾如是的,屬無為法的範疇。
法眼禪師問「日還什麼(生起日的因緣是什麼)」,文遂禪師懵然無對,這顯示文遂禪師尚沒有真正明白妙明真心之旨。
於是法眼禪師便勸文遂禪師把他所寫的注疏燒掉。
從此以後,文遂禪師對法眼禪師服膺有加,執侍左右,晨昏請益不倦。經過法眼禪師不斷的解粘去縛,文遂禪師始得忘文字知解,直探心源。
※ ※ ※
法門遍佈宇宙,假使不專修一法,今日東,明日西,始終是打圈子,跑來跑去都是跑在一塊地方,一定沒有上進。須知學佛能夠達到了生脫死,明心見性,便是偌大成就。若果不專守一法,胡亂去修,想能達到究竟目的,難乎其難。
有人以為誠心誠意看經,便可成佛,那是錯的。看經只能增加你的善知識,可能明白佛的道理,距離成佛的道路還很遙遠;又以為念佛就是好的修持,只要念就可以了生死,其實也是不夠的,念佛也許可以了生,但萬萬不能達到涅槃境界,那麼,了生又何用呢?
今提出「我是佛徒」這一個法門,時時刻刻都要想起我是佛徒。做佛徒要怎樣去做?自然基本修持、念佛、看經、持咒之外,最要緊就是觀摩。觀就是觀前賢之所行;摩就是要揣摩佛說的要旨及目的,然後才有進一步的成就。否則只念經不觀摩,等於讀書念口黃,有何用呢?縱使讀到啷啷滿口而不求甚解,胸中仍是無一點墨也。所以「觀摩」就是一個秘訣,「我是佛徒」就是一條鑰匙。
雨華再集 37 我是佛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