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南京有一位姓張名謨,官居校尉之職。有一日聖上命他監斬罪犯,張謨在磨刀時,不覺誤傷自己手掌,血流不止,疼痛難當。
張謨心中悔悟,吾平生殺戮太重,雖犯人受罪刑,於心何忍,雖然官受校尉,其性本向善,時常供佛齋僧,遂自悔悟。
乃作偈曰:
百歲光陰似水流,殺人償命幾時休
不如辭職歸山去,好念彌陀得自由
張謨就入朝辭官,將家業金銀財產,盡喜捨入寺,尋訪明師。行到紫雲山宗福寺,有一位祖師,開堂說法。
張謨看見心中大喜,即跪下拜求,將金銀置在頭上,口稱姓名,欲拜為師,弟子願要持齋修行。
祖師答曰:「爾官居校尉,殺戮太重,此金銀錢財乃是罪業之財,吾卻不用。」就退他回家。
張謨出來乃嘆曰:「吾因前生失修,今生無緣,並無怨恨之心。」等候數月,又來求拜祖師,扔閉門不納。
張謨就向大眾言曰:「吾雖然殺戮業重,合應自作自受,虧得我九玄七祖受累地獄之苦。」張謨兩眼流淚,心中哀切懇求,大眾看見張謨果有實心哀求大眾,就替他懇求師父,收他為徒。
祖師見此無義之財,以致不受,就將此銀,買辦香齋果品油香燭,齋僧供佛,方能脫了業債。張謨與大眾一齊跪下,懇求師父帶他懺悔冤愆。師父即命張謨,往寺邊栽種梅樹一棵,付予爾照管,三年不許你懶惰。
張謨即行到寺邊,栽種梅樹一棵,自此照管梅樹,日夜勤照顧,勞力栽培。不覺有三年間,梅樹成林高大。張謨即往寺中,對師父言曰:「現今梅樹茂盛,高大成林,較子弟如何?」
師父荅曰:「你在此受苦功有三年,功完果滿,隨你自便而去。」此時張謨信受奉行而去。行到半途遇著大江,有獨木橋就不能得過,既回轉寺中、遂問師父曰:「弟子行有數里,遇看大江有一獨木橋,不能過去。」
師夫答曰:「你可以從來路而去。」此時張謨被師父指點,醒悟知機,悟知前因,行到大江,賴獨木橋方能得過去。
張謨作偈曰:
百歲光陰一剎那,我脫塵勞為磨刀。
經中玄妙來指點,急早修行念彌陀。
感蒙祖師收容我,不辭辛苦不辭勞。
直點歸家本來路,獨木橋上離南柯。
張謨作偈以畢,轉回家中,加進修行,後修成正果。
※ ※ ※
人生在世,不過幾十春秋,在世若不知修身養性,行善立功德,一旦無常,三寸氣斷,則墜落地獄,受六道輪迴之苦,再轉世時,不一定再轉生為人,所以說:「人身難得。」今世能為人身,乃前世功多過少而得人身者也。否則若輪迴畜道,豈能得為人身?既得人身者,應知人身之可貴,致力修持「大道」,以避輪迴。當知自古以來,諸天聖佛仙神都是由凡人修成,所以要珍惜既得之人身。
修「道」是改善人生的標的,以免陷於罪惡的深淵。因而修道應先修人道為主,首須自己淨化,否則自己尚在泥淖裡,是不可能高瞻深通的。所以世人學道,是離不開人生,人生的過程都是修道的表現。由下而上,由淺而深可也。
人世間,完全在變中,由襁褓孩提,少壯、衰老,是什麼樣子?相信一定是模糊不清的,甚至自己以外的事、物、環境,也是隨時在轉變著。所以說:人生是假的,真假是一個,「假」是屬於後天的,「真」是屬於先天的,由此應借後天之假,以修先天之真,此乃是修道之旨要也。
天道真理,即「性命」雙修也。修性者,養性也,真養本來之善性,俾使靈性光明,所謂內聖之果也。修命者,修身是也,修身不作惡事,不屐邪徑,無貪無欲,多行善事,造功立德,即外王之功也。所以修天道者,可解脫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內聖外王既就,就可歸真返璞也。
禪化闡道篇第四篇-人身難得,借假勤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