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愚兄為秀才時,驗家中舊書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於燈下焚去,並不返諸其人。恐明與之,反多一番形跡,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從不書券,合則留,不合則去。何苦存此一紙,使吾後世子孫,借為口實,以便苛求柳勒乎!」
鄭燮〈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
譯文:
哥哥我還是秀才之時,曾經翻箱檢閱家裡的舊書箱,發現了一些父祖輩時家奴的賣身契,我立刻用燭火把那些契約都燒了,並沒有歸還給那些賣身的奴才。主要是怕這樣光明正大的把契約還給他們,好像是故意要做給他們看,反而增添愧疚之感。
從我用請奴隸開始,從來就不寫契約,與我契合的就留下,不適合的就自請離去。何苦要留下這一張紙,使我的後世子孫因此有話柄去對那些奴才做出不人道的對待呢?
鄭燮幼時家道中落,生活並不好過,以致其後來為官時,勤政愛民,百姓甚至還為其立生祠,曾經度過貧窮旳生活的鄭燮,對於低下階層的人民反而更有同理心。
本篇文章看似在勸告其弟,人皆生而平等之理,但其實也在警示著天有不測之風雲。文章開頭就說誰不是黃帝堯舜的子孫,今天你所看到的這些奴隸窮人,難道在幾千幾百年前他們就是奴隸與窮人嗎?現在的窮人,有可能以前是富貴人家;相反的,現在的富貴人家,也有可能昔日是窮人或奴隸,慼藉自身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有今日的成就。
接著就提到本篇名言部份,然後勸告其子孫:「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到別人一點,直是算盡自家爾!奉勸子孫面對事情,別只想著自己的利益,相同的,面對奴才別只想壓榨其勞力,人生無常,也許哪天自己也會變成別人家的奴才啊!」(季旭昇)
※ ※ ※
惠者,仁愛也,恩也,以財物與人之謂也。心存慈悲,待人寬恕,施於萬物以惠。故慈悲,寬恕為自然之天性,人之天性本善,此為天然赤子之心。
有此慈悲,寬恕之善心,再以行慶施惠,博施濟眾,而不為己功,則人亦忘其勞,而樂其用,此則由惠而得人之功也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