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佛陀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的祇樹給孤獨園。
尊者阿難在一次的禪思中,體悟到:世間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滿足的,也很少有人帶著對欲望厭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對欲望厭患而去世的人,那是太難得了。
傍晚,尊者阿難結束禪修後,就去禮見佛陀,將他在禪思中的體悟,向佛陀報告。
佛陀告訴尊者阿難說:
「是啊!是啊!正是這樣。
阿難!過去,有一位名叫「頂生」的聰明轉輪王,他擁有大軍,也擁有輪寶、象寶、馬寶、寶物、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等七寶,又有著上千位勇猛的兒子,自在地統治著一大片延伸到大海的廣大領土,而且懂得以王政而不以武力酷罰治國,百姓生活得十分富裕安樂。
阿難!過了很久,有一天,頂生王心想:我目前擁有閻浮洲這片廣大的領土,人民眾多而且富裕,也有七寶與千子,我還想要整個王宮有積到膝蓋的寶物財富。
當頂生王擁有整座王宮積到膝蓋的寶物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西方另一片叫瞿陀尼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西方瞿陀尼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東方另一片叫弗婆鞞陀提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東方弗婆鞞陀提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統領北方另一片叫鬱單曰洲的富裕地方。
當頂生王統領了北方另一片叫鬱單曰洲後,過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傳說天界有一個叫三十三天的地方,現在,我已統領了人間的四大洲,我想要到三十三天去看看。
頂生王以神通力到了三十三天,見識到那裡殊勝的環境。隨後,頂生王進入了三十三天的集會堂。三十三天的領袖「天帝釋」,尊重他是一位有威德的轉輪王,連忙起來禮讓他半座,讓頂生王坐在他的旁邊。此時,頂生王的外貌,除了眼睛之外,變得和天帝釋完全一樣。
過了很久,頂生王心想:我有七寶、千子、寶物,統治著人間的四大洲,現在來到三十三天,又得到天帝釋的半座,而且,除了眼睛外,我的外貌也和天帝釋一樣殊勝,我何不將天帝釋趕走,奪取另外的半座,這樣一來,我就成了天上人間自由自在的統治者了。
阿難!當頂生王這樣想時,不知不覺地掉回原來人間的閻浮洲,失去了上三十三天的神通力,而且還得了重病。
臨死前,有大臣來問:
「大王!如果有人來問我,頂生王臨終時交代了些什麼,我該怎麼回答?」
「你應該這樣答:頂生王得到了閻浮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七寶,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千子,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有了大量的寶物,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瞿陀尼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弗婆鞞陀提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得到了鬱單曰洲,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能見識到諸天集會,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頂生王具足五欲享樂,還感到不滿足而去世。如果有人問,你就這樣回答好了。」
接著,佛陀說:
「即使珍寶如雨般的下,欲望仍然無法滿足;
欲只帶來苦而沒有樂,有智慧者當如是知。
即使得到無量的黃金,猶如大雪山一般高;
也不能一一得到滿足,有智慧者當如是想。
即使有天的殊勝五欲,也不以這五欲為樂;
這樣斷貪不著欲的人,是圓滿覺者的弟子。」
※ ※ ※
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智者在生活上無所執著,亦因無相而能自由自在,與宇宙渾為一體,因而無所罣礙而自得。
貪是苦因,更因「求」而造成苦惱之根源,世人常因無財而求財,因無名而求名,造成無邊之苦惱,亦常因「求」而無法如願,故常困惑不已,亦因無所不求,則必因而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知這因「求」而造罪造業,而無法自拔,到頭亦因「求」而沉墜於淵藪之中,是故當明此「求」之惑,其禍害非淺,須能無所求來淨化己身心地,因無所求可自由自在、因無所求可光明覺性、因無所求而悠然自得,更可因無所求而超脫自己也。
不為「求」所惑,超出「求」之範疇,讓自己之心能永遠脫離「求」的欲望,來覺明自己,成就己身光輝之靈性。
惑-第十二章 求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