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無為道之體

蓮生/文

  中國的老子曾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張伯端認為:


  道──虛無。


  一──氣。(炁)


  二──陰陽。


  三──三體。


  我們看張伯端的詩,可以看出他的理念:


  道自虛無生一氣。


  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體。


  三體重生萬物昌。


  又:


  一自虛無質兆兩儀。


  因一開根。


  四象不離。


  二體八卦。


  互為祖孫。


  萬物生乎變動。


  吉凶悔吝茲分。


  張伯端說:


  「夫欲免乎患者,莫若體夫至道,欲體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故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心非心鏡朗然,神珠廓明,則何以使諸相頓離,纖塵不染,心源自在,決定無生者哉?然其明心體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亂其真。」


  在這段文字之中,包含:


  明心。


  見性。


  禪──不受外境影響。


  定──一心不亂。


  張伯端說:


  「不假施功,頓超彼岸。」


  「了悟真如性。」


  「頓超無漏作真人。」


  這就是張伯端(紫陽真人)的禪定的體會了!


  張伯端說:


  「無為是道之體。」


  「有為是道的根基。」


  我說:


  佛性無為。


  有為是禪。


  從禪修上回到了無為狀態。


  我個人認為:


  這雖然是道家的功夫,但,在佛法中的禪定,互相關聯。


  孔子也說:


  「大道之明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一段是前行。


  (修善功也)


  又: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修禪法也)


  我告訴大家:


  道教與密教的禪修,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修法上略有差異。


  在理念上似乎一致!


  道家──後天返回先天。


  密教──子光返回母光。


  紫陽真人張伯端,值得參考。


盧勝彥文集252冊《三摩地玄機》張伯端的理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