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煩惱的根源

  有一個小和尚叫凡了,什麼事情都發愁,他覺得自己太瘦了,覺得自己在廟裡過的生活非常煩惱,很擔憂他給別人不好的印象,所以講話也特別當心,很累。

  凡了決定到九華山去掛單旅行,希望換個環境能夠對他有所幫助。其實他的師父對他很好。


  他上路前,師父交給他一封信並告訴他:「孩子,等到了九華山之後再打開。」


  凡了到九華山後,開始看看環境蠻好,後來覺得一天天比自己在原來廟裡更難過,他就拆開那封信,想看看師父寫的是什麼。


  師父在信上寫道:「徒兒,你現在離咱們的寺廟300多里,但你並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對不對?我知道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同,因為你還帶著你有麻煩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煩惱是自己所生。


  無論你的身體或是你的精神,都沒有什麼毛病。煩惱,並不是你所遇到的環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於你對環境做出的各種概念和印象來影響你的心,讓你心中產生雜念。


  一個人心裡想什麼,他就會成為什麼。當你了解這點以後,就回來吧。只要你心中沒有煩惱,你就會遠離煩惱。」


  師父的信使他非常鬱悶,凡了覺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訓。當時,他想馬上決定永遠不回自己的廟了。那天晚上,經過一座小廟,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好去,凡了就進去和一位老和尚聊了一個時辰。


  老和尚反覆強調:「能征服自己的人,強過能佔領城池。」凡了坐在蒲團上,聆聽著老和尚的教誨,原來和他師父講的都是同樣的道理。


  突然他想念師父,師父常說:萬物唯心造,心不動,一切如如不動。法喜就在其中。


  凡了覺得自己第一次能夠清楚而理智地去思維,並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傻瓜。他曾想改變這個世界和全世界上所有的人,現在他明白了,真正需要改變的,首先是自己的心態。


  人的內心平靜不在於你身在何處,生活中得到快樂不在於你身邊是誰,只要你有精進慈悲的心態,就能夠實現自己的願力。


※ ※ ※


  人性易受相的影響,導致心性混亂,無明亦無智,對事無法認清是非,對人無法辨別好壞,對物無法洞悉真假,這些都是因人的執著所致。


  修行乃是要破除這些迷障,找回真心本來自性,更要顯露智慧,跳脫這人世假境種種誘惑、迷惑,心性得以從修行漸得明朗開悟,了脫一切,解脫種種煩惱痛苦,心靈自在。


  世俗人在未修行契合法緣之際,大多容易因週遭人事物牽引,致原本清靜的心一時間起了煩惱痛苦,如果能在閒暇多接近道場、多聞閱善書經典或許還能把智根找回,也能種下佛緣、法緣,來日緣至自能隨緣修行。


慈聖雜誌14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