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嘉間,有三禪僧,爲同參,死後,一生江蘇,爲彭文章;一生云南,爲何桂清;一生陝西,爲張費。
三人,唯彭記得前生事。後入京會試,俱見二人,遂說前生爲僧事。二人雖不記得,一見如同故人,成莫逆交。
殿試,彭中狀元,何榜眼,張傳胪。彭也放過主考學台,然頗貪色,後終於家。
何作南京制台,洪楊反,失南京,被皇上問罪死。
張尚教過鹹豐皇帝書,回回要反,騙去殺之。
此三人,也不是平常僧,可惜不知求生西方,雖得點洪福,二人不得善終,彭竟貪著女色,下生後世,恐更不如此生矣。
又蘇州吳引之先生,清朝探花,學問道德相貌俱好。民十年,朝普陀會余,自言伊前生是云南和尚。以燒香過客,不能多敘,亦未詳問其由。
十一年,余往揚州刻書,至蘇州一弟子家,遂訪之,意謂夙因未昧。及見而談之,則完全忘失了,從此永無來往。
迨十九年,余閉關報國寺,至十一月,彼與李印泉、李協和二先生來。
余問:「汝何以知前生是雲南僧?」
伊云:「我二十六歲做一夢,至一寺,知爲雲南某縣某寺,所見的殿堂房舍,樹木形狀,皆若常見,亦以己爲僧。」醒而記得清楚,一一條錄。
後一友往彼作官(張仲仁先生,尚知此人姓名),持去一對,絲毫不錯。
余曰:「先生已八十歲,來日無多,當恢複前生和尚的事業,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負前生修持之苦功矣。」
伊云:「念佛怎麽希奇?」
余曰:「念佛雖不希奇,世間無幾多人念。頂不希奇的事,就是吃飯,全世界莫一個人不吃飯,此種最不希奇的事,汝爲什麽還要做?」
伊不能答,然亦不肯念。
伊問二位李先生,君等念否?
答曰:「念。」伊仍無下語。
至十二月三十夜,將點燈時去世,恰滿八十歲。
此君前生也很有修持,故今生感得大功名,大壽命。今生只盡倫常,佛法也不相信了,豈不大可哀哉!
然此四人,均尚未有所證,即已有所證,未能斷盡煩惑,也難出離生死。如唐朝圓澤禪師,曉得過去未來,尚不能了,況只去得好,就會了乎?(三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 ※ ※
塵世繁華讓人心迷意亂,世人輪迴這塵世已不知歷經多少劫,在這人世裡皆因執著人世繁華,認假為真,方使靈性難予顯露智珠受到塵業污染,無以自拔,終再再轉輪不息。
蓋世人應明這人世福地只是暫時,雖享有人天福報,但也是最易再造諸罪業地方,如不能有堅守善道,深修善福慧,再再的迷戀這人世定又會再墮六道輪迴。
吾期世眾早明白能擁有現有的福報,皆因前世積種善福田,故應懂珍惜,好好利用此生得來福報,再努力積種善福田,要明今生福報享盡可是會隨業輾轉啊!
慈聖雜誌-第一六九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