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掃業力

  昔時,大長者摩訶男命終,因為沒有兒息,因此波斯匿王以摩訶男無子、無親屬,而將其所留下數千億萬不可稱計的龐大家產,悉數納入作為政府財產。因為摩訶男曾因布施辟支佛後悔,又殺害同父異母的兄弟,奪其財產,因此得到無子繼承家業的果報。針對此個案,佛陀即對波斯匿王說:「一個人造業之後,『業』就會如影之隨形,即使是天涯海角,也會緊緊跟隨,生生死死都不會捨離。」

  佛陀形容業力「如影之隨形」,以「形」來代表眾生,業力就如同影子一般,緊緊地跟隨著每一位眾生,即使「飛上空中也追逐上去,走入山石中也亦步亦趨,鑽進地底下也跟著鑽入,潛入海水中也一同沒入」。每一位眾生,都會依著他的業力而受報,而且「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報;子作不善,父亦不受報。」即使是父子、夫妻之親,也不會有交互替代的錯亂情形發生。因此一念一事,須要謹慎,一動一靜,不可忽略。


  雖然每一位眾生,都是業力在引導人生,但業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宿命論,而是隨著新增加的善惡業不斷的變化。例如《鹽喻經》中以鹽溶入水來作譬喻:「當一個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時,業力就像一兩鹽投入一小杯水中,水中鹽的濃度非常高,因此必定鹹得難以喝下口。


  但當一個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時,業力就會像這一兩鹽丟入恆河中,在大量河水的稀釋下,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以鹽代表惡業,以水代表善業,如果有大量的善業,來稀釋惡業的影響力,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就會相對地變小,反之亦然。因此凡事當慎之於始,非禮不履,非義不行,行行皆善,不使有一件惡行見於日用之間,如此自能全之於終老也。


修道基本功-第卅七章 掃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