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一點餘臭

  梁朝有一人名叫到溉,他的祖父曾經挑糞謀生。等到到溉作了吏部尚書,有一次何敬容請他,他沒有答應,何敬容就對人說:「到溉還有一點餘臭味,現在就學著一副貴人的架子。」


  到溉聽了,很恨他。(何敬容依到溉的種姓過失嘲諷他,堂堂吏部尚書,聽了有何反應呢?就是懷恨在心。人心普遍就是這樣的報復心理,以惡口而結怨。)


  到溉的弟弟到洽有一天問劉孝綽:「我很想買東鄰的地,可是地主不讓,怎麽辦?」


  劉孝綽說:「只要多裝幾車糞堆在他家旁邊叫他難受,他就搬了。」


  到洽聽了,很憤怒,後來以這件事把劉孝綽害了。


  所以,一句話會傷天地和氣,一件事會釀成終身禍患,爲人處世的時候,不能這樣冷嘲熱諷,這會使人心的怒恨深入骨髓。古人說: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實。


※ ※ ※


  在各行各業已經分工合作密切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已無法像往昔的眾生,能夠樣樣都自行處理,於時間上、於能力上、於環境上以及空間上都已全然不同,因此,分工合作便成為現代人息息相關的一件事,待人接物之間,難免必須與一些不同階層的人物接觸。


  世人從學校、家庭單純的生活環境步入社會人群中,所接觸的人群,所謀求之工作,開始五花八門,無論是人際關係上,無論是職場的主管、員工的上下關係上,皆各有其問題與衝突存在著,只是有些地方衝突大,有些地方衝突小,而產生之衝突,不外乎就是言語衝突。千萬不容輕忽一句話的力量,因為簡單的一句話,只要不夠圓融,只要不堪入耳,只要是會錯意,皆能造成彼此的口角,又由口角演變成紛亂、鬥爭,甚至衍生到衝突事件,甚而產生流血,最後彼此則在僵持不下時,乃可能演變成分裂,職場如是,家庭亦如是。何以有些人之六親緣薄,其主因則在於彼此紛爭不已。


  在宗教亦如是,何以教門由一分為二或由一分為眾多支線?除了少數宗門是為了弘法需要,增設出來的分支,欲使人才能各展其能外,大部份的宗教團體,無不是因為人事方面,或因理念不同,或因言語格格不入,或因生活習慣差異太大,或因教派禮法觀點不一,彼此不能認同,方才造成分裂,形成支脈,另起爐灶,造成宗教團體林立,而且多數不能傳承久遠,即告消逝,此皆包容心之不足,所造成之局面。


  眾生每當聽聞一句剌耳的話之時,必須忍耐下來,若是別人的一句話不夠中肯,太過於刺耳,讓自己的無明火燃燒起來,輕則身體之肝火過旺,產生毒素,且令膽分泌失調,進而使得胃功能失常,更令全身氣血不順,直接影響腦神經,得不償失。若是因為口語問題,而又演變成肢體衝突,若不是傷人,便是被傷害;一旦情節嚴重時,若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皆是後悔莫及的事。


  因此,包容身邊每一個人的言語失當,應視如幼童之口無遮攔,只是一時心直口快,並沒有惡意;能這樣思惟,必定能夠予以真心的包容。又見他人行為不如己意,比如:在職場上,有人動作過慢,亦不該與之起口角或產生衝突,理該包容;人人動作皆有其習性,並非別人故意如此慢,必須能包容,並且時常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則能更為增添人際善緣。


  大眾會有口角、紛爭等種種問題產生時,大都發生在熟識的人之間,因為彼此都不熟識,縱使有些令自己厭惡以及不滿之處,只會動念而閃避,並不會發生口角及衝突,或者話不投機而馬上走人,因而甚少有機會與陌生人在言語上起口角且發生衝突的。一般而言,會起衝突的這些必定是熟識者,便是因為長期的生活習慣互不滿意,於是起了嗔心或惱怒,既然容易令自己有種種紛爭,當然熟識者為最。


  該設身處地的為身邊人多加著想、包容,而異於自己的言行舉止之人,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並非人人之理念、思惟、言談、行為、動作、生活習慣等皆能一致,若一切皆能一致,就像一部機器一樣,人生一切都將落入單調,並沒有燦爛光明的存在。是以故,學習包容能增長本身智慧,亦能長養人際善緣,更藉由包容使自己福德不斷增長,使之無往不利也。


增福開運寶鑑-第八章  包容增福妙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