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梁鴻隱居

  梁鴻,東漢扶風平陵(陝西咸陽)人,從小父親就客死他鄉,家中非常貧窮。又碰上西漢末年戰亂,生活雪上加霜。


  他愛好讀書。東漢初年(二五年),他到京城洛陽的太學中學習,每天學習完畢,就外出放豬,靠養幾頭豬過活兒。


  一天,他出去放豬,廚房燒飯的火沒有熄滅,火勢蔓延到鄰家,把鄰居的一些東西燒掉了。梁鴻就把自己的豬全部抵償給鄰居。鄰居明明損失不大,卻嫌抵償得太少了,梁鴻只好為他做苦工。他起早貪黑,從不偷懶。


  其他鄰居見了,都責罵那家主人貪財刻薄。在人們的責罵下,那家主人被迫把豬還給梁鴻,但梁鴻拒不接受,太學畢業就回鄉去了。


  梁鴻看到當時人心險惡,官場更是黑幕重重,決計隱居避禍。回鄉不久,就找了個醜姑娘孟光結婚,到霸陵山耕田織布為生。空閒的時候,他就獨自一人讀讀書。他欽佩古代高士,特地給二十四位高士寫了頌讚。


  有一次,梁鴻因事外出,路過洛陽。他登上北芒山一看,只見京城裡又造了很多富麗堂皇的宮殿,可是沿路看到的百姓卻生活越來越貧苦了。他很有感觸,就寫了一首《五噫歌》:


  登上那北芒山啊,噫!


  回頭眺望那京城啊,噫!


  宮殿多麼富麗啊,噫!


  百姓多麼辛勞啊,噫!


  這苦日子可沒有盡頭啊,噫!


  《五噫歌》很快在京城流傳開來,漢章帝知道後很不高興,下令拘捕他。


  梁鴻不敢再留在霸陵山,連忙帶了妻子,改名換姓逃往吳地,為人做傭工度日。(《後漢書.梁鴻傳》)


※ ※ ※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現今整個社會的層面,一打開報紙或是電視,所見到的都是負面的報導:不是搶劫,就是偷竊;不是貪污,就是騙錢;不是姦殺,就是鬥歐;不是你搶,就是我奪;不是詐欺,就是騙局;不是昧心,就是欺良;不是暴力,就是打殺;不是殺人,就是放火;不是失妻失和,就是兄弟爭鬧;不是父母失和,就是姊弟爭產,……此等之社會,讓每個人生活得膽戰心驚,無法安寧,甚或有些人因怕而得憂鬱症、或幻想症、精神不寧,生活在現今社會,也實在令人感嘆可惜。


  再看者,為官的想盡辦法貪瀆,並不能全心全力真正的為民服務,而各階層亦有各階層不同的貪污方式,以及庶民爭相效仿。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上,以最低成本來賺取最高利益,能滅就減,能省就省,好讓自己賺飽,管他別人死活。類似這種情形,不論在食、衣、住、行上比比皆是,請問人們能生活的安心嗎?吃,怕吃傷身子;住,怕被屋壓跨;行,怕不安全。所以,可說是造成人們無以適從的地步,令人感嘆也!


  試問在這種世態上應如何尋找適合的生活點呢?也就是一句老話--知「修」,以前人之道,安修己心,可除去社會這些雜亂的聽聞來清淨自己。除此之外,要能隨和處世,安頓自己,如此應該可較安然。盼世人能藉以醒覺,以圖真道。


世態迷失與醒覺-第三四章 雜亂世間的醒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