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比丘曇倫,姓孫,汴州浚儀人,十三歲出家,在修福寺以端禪師為師,端修次第觀便。
他告戒曇倫說:「把心系在鼻端,就可以得靜了。」
曇倫卻說:「如果有心,當然可以系在鼻端。但本來無心,不知要系什麼。」
眾人都認為他的話很奇怪。曇倫自己歎息道:「學這些淺近的東西,怎能得到透徹之悟呢?」因此他在眾僧禮拜懺悔之時,自己則入禪定,眾人很佩服他。
後來他有一次送缽到堂上,還沒走一半路,就突然立於路上入定,手裏端的缽一點也沒有斜,師傅對此非常讚賞他。
端禪師告訴他:「讓你學習打坐,是先清除俗情。就象剝蔥那樣,一層一層剝去,然後就會乾淨。」
曇倫說:「如果有蔥,當然可以剝。本來無蔥,還要剝什麼呢?」
師說:「這是大根大莖,非我能教的了的。」從此,師傅不敢訓誡他了。眾人禮拜參佛、念經,他一律不參加,每日閉門不出,行住坐臥均修離念心,以實現自己的深悟之志。
武德末年,曇倫在莊嚴寺得了病。傍邊服侍的人感到寂寞,就問曇倫:「你要到什麼地方去?」
曇倫回答:「到無盡世界去。」於是就默然不語了。
有僧人用手摸他,感到很冷,悄悄地告訴其他人說:「已經涼到膝蓋了,到了地、火、水、風四大分離,生命將盡的時候了,這也確實是人生之苦啊!」
曇倫這時卻說:「這苦也是空的。」
有人問他:「捨去的報身是什麼報身?」
曇倫答道:「我身體裏地、火、水、風四大相鬥已到膝下。我死後,把我的屍體用野草裹了扔掉,不要做別的事。」
又說:「到了五更了,鐘怎麼沒有報時?」
有人答道:「一會兒維那去打鐘。」再看曇倫時,曇倫已氣絕,終年八十多歲。
弟子學生依照曇倫的話,把他的屍體送到南山,扔到荒野中。
一個姓鮑的居士,少年就討厭俗事,只喜愛坐禪,終生不娶妻,也不穿華麗的衣服。聆聽曇倫的教誨,調心養氣,恬淡安然,按照曇倫的教導做了五十年。
※ ※ ※
真三摩提,法無去來,前後際斷,故知無念為最上乘。曠徹清虛,頓開寶藏,心非生滅,性絕推遷。自淨則境慮不生,無作乃攀緣自息。
吾於昔日轉不退輪,今得定慧雙修,如拳如手,見無念體,不逐物生,了如來常,更何所起?今此幻質,元是真常,自性如空,本來無相,既達此理,誰怖誰憂?天地不能變其體,心歸法界,萬象一如,遠離思量,智同法性。千經萬論,只是明心,既不立心,即體真理,都無所得。
告諸學眾,無外馳求,若最上乘,應當無作。
《景德傳燈錄》卷二八,《大正藏》五一.四三九頁中─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