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 降
詩曰:廣谷山家傍水流,鶯啼鳥囀聲啾啾。
興來哼曲琵琶調,忘卻塵囂自樂悠。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十四章 何謂世間?世間在哪裡?如何在世間修行?
佛陀教導要超脫世間,首先就要認清這個世間。然而,許多人誤解佛陀說的「世間」,就是凡人居住的這個世界;而「出世間」的解脫就是去另外一個地方,或是跑到另外一個星球。
在《雜阿含‧赤馬經》中記載:
赤馬仙人尚在凡間時,為了要尋找一個不生、不老、不死之處,除了吃飯、休息、大小便,及減少睡眠外,其餘時間皆運用神足通不停地飛了百餘年,最後心願未達成就累死在尋找的路途中。
死後,因為赤馬仙人有禪定功夫,所以升天為神。直至佛陀出世之後,才又到人間問佛陀:「世尊!是否有人能跨過這個世界的邊界,到另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去?」
佛陀回答:「沒有人能跨越這個世界的邊界,到達一個不生、不老、不死的境地。」
佛陀接著告訴赤馬天神說:
「現在,我就以我們七尺的身軀,來闡說什麼是世間,世間是怎麼形成的,怎麼止息的,以及止息的方法。
赤馬天子!什麼叫做世間呢?世間即是染著的五種受陰,哪五類呢?就是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名叫世間。
世間是怎麼形成的呢?即是有愛、貪、喜,相互染著。
世間是怎麼止息的呢?即對愛、貪、喜的斷捨、離盡、滅息。
什麼是世間止息的方法呢?即是八正道。」
所以,佛陀說的「世間」主要是指五蘊世間,也就是六根對六境生六識,乃至受苦的人生過程。因為,眾生繫縛於此,要脫困也是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雜阿含‧世間經》記載:
佛陀對眾比丘說:「我今當說什麼是世間、世間如何集聚、世間如何滅去、世間滅去的方法。
什麼是世間?所謂六內入處。即眼內入處,耳內入處、鼻內入處、舌內入處、身內入處、意內入處。……」
《雜阿含‧三彌離提經》記載:
三彌離提問佛陀:「世尊!什麼叫做世間呢?」
佛陀回答:「謂:眼睛,色塵,眼識,三者合和生眼觸,眼觸再生感受:內心覺得苦、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耳……鼻……舌……身……意,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
所以,宇宙世間有多大?宇宙的邊緣在哪裡?人類的苦難何時會結束?物種會不會滅絕?……這些與解脫都沒有關係。因為,人生的苦迫,來自於每個人獨立的「世間」,也就是自己的五蘊身心。而這個世間是出現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舌頭嚐到、身體接觸到、心裡意想到」等六觸入處時,所生起的榮悴悲歡,得失聚散中。
故,凡塵人世裡,最完整的經書,就是這個「五蘊」身心,而不是外在的典籍;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法,也在這個「五蘊」裡;四念處「身、受、心、法」的正法,也在這裡頭。而不是在高僧那裡,不是在寺廟道場裡,「法」就在自己身上的「五蘊」身心裡。
一位修行者若還想從四處「參學」裡求法、求解脫,從花花世界裡求法、求解脫,從名山大澤裡求法、求解脫,從誦經唸咒裡求法、求解脫……,而不懂得往內從自身「五蘊」裡實修,以放下執著的身與心,就會像擁有大神通的赤馬仙人,即使耗盡百年的生命往外尋找,最後依然是一無所得。
證果之路-第十四章 何謂世間?世間在哪裡?如何在世間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