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窮則獨善其身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



  丈失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牀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卷十一。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之六》


  對著桌子吃不下飯,拔出長劍敲打柱子並長長嘆了一口氣。男子漢生在人世間能有多少時間?哪能這樣子垂著翅膀小步行走?


  決定丟棄功名,辭官離去,回家讓自己好好沉澱休息。早上出門和父母辭別,晚上就回家陪在父母身邊。陪著兒子在床前嬉戲,看著妻子用織布機織布。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貧賤窮困的,更何況像我這樣既寒微而又耿直的!


  對於中國古代士人來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標,所以能夠獲得國君的重用,一展長才,讓人民百姓得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是大多數人的願望。只可惜現實與理想常常有段不小的差距,真正能夠得到國君的信任,順利完成「修、齊、治、平」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連至聖先師孔子都曾有「道不行,乘桴桴於海」的感嘆。


  因此,孟子說的「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就成為古代儒者在「得志」與「不得志」時的行為依據。


  宋代古文家歐陽脩在〈梅聖俞詩集序〉中說:「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說明古代文人在遭遇窮困的磨練後,才能使得詩文趨於成熟、精鍊。


  唐代柳宗元被貶謫永州,才留下膾炙人口的〈永州八記〉;宋代蘇東坡因仕途的不順,最遠被貶到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島,所以他能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