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得失無所動

   有一年,佛陀和眾多比丘在某一婆羅門的邀請下,到鞞蘭若結夏安居。當他們到達時,這婆羅門受魔王的影響,卻不護持佛陀等人。當時又是饑荒,鞞蘭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眾弟子外出化緣時供養極少數的食物。


  面對這種困境,所有的比丘並不頹喪,仍然滿足於馬商每天供養的少許穀物。


  結夏安居結束後,佛陀等人在通知該婆羅門之後,就打道回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的人喜悅地歡迎佛陀和眾多比丘回來,並供養他們。


  這時候,有一群人由於比丘們的慈悲,而留在精舍裡。


  這群人每次貪心地吃完比丘剩下的所有食物後,就只知道睡覺,一旦醒來時,又只知道到河邊去跳呀叫呀、打打鬧鬧地嬉戲。不管在那裡,他們都行為不檢,無所事事。


  有一天,比丘們互相討論這群人難以駕馴的行為:「在鞞蘭若時,由於飢荒,他們還相當恭敬有禮,舉止也合乎規矩。現在食物充足,他們就行為不檢了。」


  這時候,佛陀聽見眾人議論的話題,就說:「愚癡的人在諸事不順遂時,滿心哀愁,神情沮喪,一旦事事如意時,則又雀躍不已。這就是愚癡人的特性;智者則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動搖心志。」


※ ※ ※


  得與失到底是好、是壞?尺寸難以拿捏,亦即是說得與失到底是好或是壞,在世人之心目中往往受其所惑而困擾不已。


  世人喜得而患失,均以為能得就是好的,其實這都是欲念之作祟使然者也,世間甚多之事可以證實,其得並非完全是好的,那得看有無此等之福份來定之。


  在民間愛國獎券正風行之時,有位仁兄買了一張愛國獎券,同時到處求佛拜神,祈求能中得第一特獎,等開獎後,果然被其所中,欣喜之餘,買了一部豪華(賓士)轎車代步,但未及三日,開車撞到路邊大樹而亡,試問這等之得是好嗎?反而害其一條性命。又俗話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意思是說:失去了,可能就會因失而得福。這就是很明顯之對照,然世人總是在欲利之衝擊下不願有失,而喜有得,這就是得惑之害也。


  得與失不要太過於執念,順其自然最為重要,應該你的,絕跑不掉;不該你的,強求不來,如果不能存此心念,可能就會因而招災惹禍,所以福得,無福必失,這也是自然之道也,希世人當一切順其然而善行之,不但無惑,更可生活的舒暢。


惑 第五十二章 得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