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答史山人十問

 問︰云何是道?何以修之?為復必須修成?為復不假功用?



答︰無礙是道,覺妄是修。道雖本圓,妄起為累,妄念都盡,即是修成。


問︰道若因修而成,即是造作,便同世間法,虛偽不實。成而復壞,何名出世?


答︰造作是結業,名虛偽世間。無作是修行,即真實出世。


問︰其所修者,為頓為漸?漸則忘前失後,何以集合而成?頓則萬行多方,豈得一時圓滿?


答︰真理即悟而頓圓,妄情息之而漸盡。頓圓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體已全;漸修如長養成人,多年而志氣方立。


問︰凡修心地之法,為當悟心即了,為當別有行門?若別有行門,何名南宗頓旨?若悟即同諸佛,何不發神通光明?


答︰識冰池而全水,藉陽氣而鎔消。悟凡夫而即真,資法力而修習。冰消則水流潤,方呈溉滌之功。妄盡則心靈通,始發通光之應。修心之外,別無行門。


問︰若但修心而得佛者,何故諸經復說,必須莊嚴佛土,教化眾生,方名成道?


答︰鏡明而影像千差,心淨而神通萬應。影像類莊嚴佛國,神通則教化眾生。莊嚴而即非莊嚴,影像即而亦色非色。


問︰諸經皆說度脫眾生,眾生且即非眾生,何故更勞度脫?


答︰眾生若為實,度之則為勞,既自云即非眾生,何不例度而無度!


問︰諸經說佛常住,或即說佛滅度,常即不滅,滅即非常,豈不相違?


答︰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何有出世入滅之實乎?見出沒者,在乎機緣。機緣應,則菩提樹下而出現,機緣盡,則娑羅林間而涅槃。


(下略)


問︰


(略)


問︰


(略)


問︰和尚因何發心?慕何法而出家?今如何修行得何法味?所行得至何處地位?令住心耶修心耶?若住心妨修心,若修心則動念不安,云何名學道?若安心一定,則何異定性之徒?


(下略)


答︰覺四大如坏幻,達六塵如空華,悟自心為佛心,見本性為法性,是發心也。知心無住,即是修行,無住而知,即為法味。住著於法,斯為動念,故如人入暗,則無所見。今無所住,不染不著,故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見種種法,豈為定性之徒。既無所住著,何論處所。


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〇七頁中─下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把空格填滿

蓮生/文


  偶然在火車站的出入口,遇到一位南部的好友,我興高采烈的問:


  「近來活的還好吧?」


  他說:「空虛得很,還不是老樣子」。


  「為什麼空虛?」


  「我也不說出一個所以然,總之,空空洞洞,一日復過一日,吃飯、睡覺而已。」他苦笑的說。


  「你可以把空空洞洞填滿啊!如此不就充實了嗎?」


  他仍然笑了笑,我看出他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的光彩,他的人生,屬於失敗空洞的鬱暗。


  有許多人對我說過「生命空虛」,在這些人中,不一定是窮苦的人,他們甚至是富商,生意做得很大,事務繁忙,物質生活毫無困難,然而,他們卻感覺到「生命空虛」,甚至認為無聊,沒有意思。


  現在,我發覺一項事實,有濃厚興趣的人,才能對事物產生熱情,才能發揮才華的潛力,從此,努力不懈而獲得驚人的成果,而這些成果,剛好把人生的空格填得滿滿的,充實了生命的光彩。


  大部份的人,往往憂傷自己沒有才華,寧願自己平庸的過一輩子,自己堵自己的前程,對一切沒有興趣,結果什麼也做不成,如此,空格永遠是空格了。


  我不承認自己有什麼才華,我只是對寫作有濃濃不捨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熱烈的感情,我越過了司空見慣的挫折,磨礪經驗,企圖把所有的空格填滿而已。因此,我體會到:生命的充實在於熱情;生命的空虛最是無奈。


盧勝彥文集第28冊《泉聲幽記》把空格填滿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小小木塊

     一個懶惰的年輕人,四處尋訪能夠克服他凡事提不起勁的良心,卻是一直遍尋不獲,經過輾轉的介紹,年輕人中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大師。



    充滿智慧的大師聽完年輕人說明來意之後,笑著點了點頭,也不多說話,便引導年輕人,來到附近的鐵路旁邊。


    一個老式的蒸汽火車頭,此時正停在鐵軌上。年輕人看到這個場景,也不明瞭大師的用意,只得安靜而慵懶地站在一旁,不敢作聲。


    大師手中拿著一塊大小約五英吋見方的小木塊,走到鐵軌邊,將小木塊輕輕地放在火車輪子與鐵軌之間,讓那木塊緊緊地卡著火車頭的輪子。


    隨後,大師朝著蒸汽火車頭的駕駛揮了揮手,示意他開始啟動那具火車頭,只聽得氣笛高聲響起,蒸汽火車頭的煙囪開始冒出濃濃的白煙,鍋爐正燒得火紅,蒸汽火車頭的馬力已然全開。


    年輕人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駕駛指揮手下,不斷地朝鍋爐中添加煤炭,同時將蒸汽火車頭的動力開到最大;可是蒸汽火車頭依然不動分毫。


    儘管火車頭的駕駛用盡各種方法,仍然無法使蒸汽火車頭開始前進。這時,大師又走到鐵軌旁,將那塊塞住車輪的小木塊取下,只見整個蒸汽火車頭剎時動了起來,緩緩加速前進。


    大師朝著火車駕駛揮手道別,轉過頭來,笑著對年輕人道:「當這具蒸汽火車頭在鐵軌上全力加速之後,時速可達一百五十公里以上,再加上它本身的重量,連一堵五呎厚的實心磚牆,都能夠衝得過去……」


    大師揚了揚手中的小木塊,繼續道:「可是,當火車頭停止在鐵軌上時,卻只要這樣一小塊木頭,就能讓他寸步難移。年輕人,你內心的蒸汽火車頭,又是被什麼樣的小木塊所阻住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幫你拿掉你的惰性,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年輕人聽了大師的一番話,內心大受震撼;從此以後,他不斷的行動,絕不讓自己停頓下來。不僅克服了自己的怠惰,更創造了無比驚人的龐大事業。


    什麼樣的小木塊,擋住了我們?試著拿掉它,行動起來,我們都能夠衝過五呎磚牆的!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憐憫物命,勿貪口腹

   宋真宗在汾陰舉行祭祀時,看見一只羊在路邊徘徊,感到很奇怪,就詢問是怎麼回事。左右侍從禀告說:「今天御廚把它的羊羔殺掉了。」宋真宗聽了很不高興,從此宮中不再宰殺羊羔。



  鶴子點評說:據《冊府元龜》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前往九成宮,路過顯仁宮,親手給皇太子寫了一道诏書說:「我昨天看見鹿群懷孕的很多,即使是沒有身孕的母鹿,它們的幼子也剛生下來不久。母鹿若是死去,幼鹿自己無法存活。這些動物沒什麼智慧,君王應當從自己的切身感受去保護它們。」


  又據《甲申雜記》記載,北宋時,御廚特意用羊羔的肉做成一道菜。宣仁皇太后說:「羊羔剛生下沒多久就遭宰殺,我對它的夭折感到很難過。」便拒絕食用,並下旨,今後在准備御膳時不得宰殺羊羔。


  又據《同生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祭祀前,按照禮儀規定進行齋戒。禮部尚書牛諒說:「古時的禮儀中有規定,在重大祭祀的齋戒期內,可以宰殺牛犢為食,以補養精神。」


  太祖說:「像這樣以太牢為祭禮的重大祭祀,每年也不是常有。如果持齋三天,就要宰殺三頭牛犢來供膳,這樣豈不是太奢侈了?儉約可以節制欲望,恬淡可以順養真性。如果不加節制,一味奢侈浪費,只能使損害物類的心得到增長,而對禮敬神明,為天下蒼生祈福,卻沒有任何益處。」


  牛諒說:「《周禮》是古人制定的,不能說是奢侈。」太祖說:「《周官》上所規定的禮法,後世不再沿用的很多。可對那些生活享用方面有利於自己的,就要借口效法古人,這是什麼用心呢?」


  古代那些仁德的君王,能以這樣的胸懷愛護生靈,是多麼令人敬佩!這些君王的話語極為重要,對於愛惜民力物命,培養國家元氣,具有重大的意義。


※ ※ ※


  學佛慈悲,體上天好生之德,須知人與畜生,都系天地化育,同是一個性體,只有轉人身最貴,切勿爲貪口腹,而殺害物命。若殺畜生,以飽口腹,豈不是傷天理?


  故欲學聖賢者,要視萬物如一體,常抱一個仁字。何況學修行之人,更要思想,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何等心腸?凡有靈性之物類,不忍害他之性命,不但不殺生靈,就是一舉步,亦怕踏死螞蟻,一舉手,亦不妄取,亦不亂折草木,並無半點凶暴之心,亦無一點狠毒之意。待物類尚且此樣慈悲,待人斷無殘忍之心思,永不致犯殺生之戒,此乃與儒家,成仁之意義相同,又合道家,五行中之木字,一樣之理是也。 

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愛因斯坦應居里夫人之邀去巴黎講學,當他講完,走下講臺時,一群年輕學者圍住了他,要求他在紀念冊上題詞。



  愛因斯坦這樣寫道:


  「請記住,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賴別人的勞動,我必須以同樣的分量報答我所領受的東西。」


  為此,他以忘我的精神從事他的研究,以傑出的科學成就奉獻人類。臨終前,他立下遺囑:死後遺體捐給醫學界作病理解剖,以有益於後人。


※ ※ ※


  芸芸蒼生置身在五湖四海裡,每一位眾生無不是從小便被父母所期望著,期望將來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導致眾生從小即用心與認真在各方面的爭取中生活,並努力的在爭取中成長著;然而當許多人習慣爭取的同時,卻有少數人,從小就學習恭敬為他人奉獻,除了認真向學外,生活上無不是真誠的付出,不做任何爭取卻能做得更多,長大後各種條件雖然不一定很好,卻是真正的品學兼優。


  普遍的眾生一直擺脫不了爭的現實,無論是在人群中爭榮譽感、或是在人群中爭取聲望,乃至在社會上爭取財物,甚至爭奪權力與地位,亦有眾生在人群中,不斷爭取人家的同情以及支持度等事。種種現象都透露出眾生在爭的方面,確實是卯盡全力,使出種種的一切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人群中有所脫穎而出,是故使盡百般方法,一切的一切,無不是為了想邁進更成功的未來而努力著。


  人生在世,對於追求成功這件事,並沒有什麼不好,但若是在追求自己想要成功的過程中,必須以各種方式、手段,藉打壓他人甚至抹煞他人的成就,來達到成功的目的,這乃是極不道德的行為。


  眾生與其辛苦並且不公、不義的生存在這個世間,不如轉換一下觀念與態度,藉以奉獻的精神,取代想要爭取的念頭。眾生唯有在人群中奉獻愈多,每一個人若能在社會上奉獻愈廣闊,一切之成就都將在無私的奉獻中,逐漸彰顯出來,這便是真正的成就。


  社會上各角落有需要的人,若是因為自己無私的奉獻,從中得到幫助,而解決困難以及一切之問題,這便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榮譽,是一種永遠都存在的真正榮譽。


寶德雜誌205期-述論:以奉獻代替爭取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自己要常常問自己

 蓮生/文



  我常常與自己對話,最主要的,是誠實而不虛偽。


  自問自答之中,你會發現「真實的自己」。


  世人均喜談論「他人」。


  卻把自己「忘卻」。


  我問自己:


  「你是不是很貪名?是不是很愛錢?是不是很好色?」


  自己打分數吧!


  看住自己的心,真實的記下自己的心的嚮往。


  (自己反省,自己懺悔,誓不再犯)


  還有:


  看看自己心中的恨意吧!


  你是不是恨你的父母?恨你的兄弟姐妹,恨你自己?


  你恨你的妻子嗎?恨你的道伴嗎?


  你恨你的周邊的人嗎?


  你恨你的根本上師嗎?


  你恨你的上司嗎?恨你的同事嗎?恨你的朋友嗎?


  你恨一切天下人嗎?


  自己打分數吧!你是不是真的一點恨意都沒有?


  問心吧!


  還有:


  你是不是做出很多不對的事?


  你是不是很愚蠢?經常做錯事?


  你有多少笨?


  你根本不夠聰明?


  為什麼做的事,老是出錯誤?


  誠實為「自己」打分數吧!你自己善的多少分?惡的多少分?


  你自己是聖人嗎?


  你自己是賢哲嗎?


  你自己是善人嗎?


  你自己是世俗人嗎?


  你自己是惡人嗎?


  你自己是小人嗎?


  你已走進修行的團體,而你真的腳踏實地在修行嗎?


  如果你能認真思考,誠實的回答,你就可以發現真實的自己了。


  改過遷善。


  行為改過。


  心地改過。


  把自己真正變成修行人,如此,才不會是在修行中鬼混!




  問:


  「盧師尊提倡自問自答,為什麼?」


  答:


  「欲識解脫道,先明自己心。」


  問:


  「自己的心,自己知,怎會不知道?」


  答:


  「世上人,都在自欺及欺人。」


  問:


  「有誰自欺欺人?」


  答:


  「╳╳。」(土牛耕石田)


  問:


  「如何救度╳╳?」


  答:


  「老老實實回答所有的問題。改之!」


盧勝彥文集264《虛空無變易》自己要常常問自己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為官之道‧清廉公正

 本道院彌勒菩薩 登台



陳生:學生恭向恩師頂禮五叩首!


彌勒菩薩:賢生免禮!


陳生:維持社會的秩序是人人應盡的責任,才能保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社會的安定是不容有惡劣份子來挑戰的。然而有些違法犯紀的人,有些是不知道,所以這些人應該加強教育,使其明白而不再犯;有些是明知故犯,依著優勢的社會權利以達成犯罪的獲利。


彌勒菩薩:所以,執法的人必須清廉公正,才能保障社會安定。違法犯紀的人只要事情一發生,就讓其知道罪行,使其接受刑法,在無所遁形之下,必然斷除僥倖的心理,從其心裡產生警戒,自然而然不會再犯。如此一來,社會才能安定清淨。


陳生:這樣一來,不就人人有善、人人有功、人人有得。


彌勒菩薩:哈!…。雖然說法律不是萬能,雖然說法律難以達於律心,但是法律在社會上有穩定的貢獻。古今中外在每個時期、每個國度,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每個國家或社會團體因其特性不同,都有制定憲法、法律、公約、條例,作為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是以,法律有維護公平的作用,在它的保護下,守規矩的人能得保障,不守規矩的人將受懲罰。刑法的作用在於警惕為非作歹的人、想要破壞社會安寧秩序的人,令其不敢越雷池一步,達到不再犯罪的行為,以保障社會的安寧。


陳生:謝謝恩師指導!人人都要遵守法律,安份守己,自有許多善的循環,相信有些事必然會越來越好。但願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能夠守法,安定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專長,賺取自己生活所需,貢獻己力於社會,產生正念的能量,讓社會能在安定中發展。


彌勒菩薩:但願如此。諸子莫忘守法的準則,違法犯紀、惡劣份子、明知故犯、不守規矩、為非作歹、破壞社會安寧秩序,可是一次有一過失呀!


陳生:現代有把理直判成理曲、把理曲的判成為理直的法官,如此曲直顛倒的法官,若不是因為他接受了賄賂,就是他偏心循私,否則輕率鹵莽到了這般地步的人,怎麼會當上法官呢?


彌勒菩薩:這樣一來,必然減損福祿壽。日積月累,如何德蔭後代子孫也。


近年來喜歡攻訐他人,向法院告狀的情形,似乎愈來愈盛行了。如果為政者,不能用道德來感化人民,那麼加重誣告他人的罪行,或許可以減少人民的訴訟,就算是進行訴訟,因為懷疑而誤判的案子,也不致於會太多。最怕的是,法官在左右逢源的心意,亂用審判的名詞,以鼓勵煽動訴訟的風氣;像這種的法官,恐怕其命也不長了,而社會的正義也會受到破壞了。


陳生:嗯!從前有位劉安民,在縣衙裡面做事,因為他處事公平,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因此,老百姓想要告狀訴訟,在還沒告到縣衙之前,一定都會先去拜訪劉安民,請他判定曲直,是否可以提出訴訟,然後再決定是告或是不告。


劉安民非常認真且義務的為百姓服務,雖然很辛苦,也是不推辭,百姓提出的道理是對的,劉安民就同意他說:「你的理直,可以提出告訴。」若是理曲的,就對他說:「你的理曲,若是提出告訴,一定會敗訴。」因此,全縣多數的訴訟案件,因為劉安民的善斷曲直,為民服務而減少了一大半。


後來,劉安民的二個兒子,都考取了功名,而劉家到今天還是望族呢!


李若水在擔任淮南司理的時候,當時有五名強盜,因為事敗被捕入獄,強盜在審訊的過程,曾經說出與一位出家人一同結黨搶劫,後來這五位強盜,都被判了死刑,而且死刑已經執行完畢了,那位出家人才被官府發現。出家人說:「貧僧實在沒有做過強盜。」


李若水對這位僧人,應該可以從輕發落,因為強盜都已經死了,無法對質,但是李若水堅持強盜說的是真話,竟然狠心的殺死這位出家人。


未料一個月之後,獄卒李能無緣無故的大叫道:「出家人,這不干我的事,一切是司理李若水下令殺你的。」李能說完就死了。


第二天,推司劉元也死了。第三天,李若水也暴斃了。不久之後,李若水的家人,也一一的喪命了。


彌勒菩薩:侯鑑擔任江夏令的時候,與一位僧人頗有交情,只要有空閒,就一定會去拜訪這位僧人。而侯鑑每次去拜訪的時候,僧人都早已準備好歡迎招待的菜餚。


有一次,侯鑑去拜訪僧人,僧人此次的招待,卻和以往相差的非常懸殊;因此,侯鑑覺得奇怪,乃詢問僧人。僧人回說:「侯大人!您每次來訪的時候,土地公一定會事先通知我,所以我才能預先做好準備;可是您這次來訪,土地公卻事先沒有通知,所以我才來不及準備,以至於招待不週。」


侯鑑聽後,非常的震驚,就拜託僧人請教土地公,這次不通知的原因。


當天晚上,土地公對僧人說:「侯鑑的官位本來可以做到宰相,可是近來他因為接受胡姓鄉民賄賂的六十兩銀子,因而冤枉的斷下了一件案子;因此,上天已經銷去他宰相的職位,他的官位只能做到監司的職位。因此,我已經沒有衛護他的關係了,所以我才沒有通報。」


唉!侯鑑因為接受了鄉民六十兩銀子的賄賂,就被上天變更撤換他原本可以當到宰相的官祿;所以這樣說來,侯鑑這樣做,是聰明呢?還是愚笨呢?


世人謹記在心!神明是不會將每一件事情的禍福因緣都明白的告知當事人;因此,接受賄賂而不知道已經減損福報的人太多了。是以,諸子處世之道,務必謹言慎行,判斷是非曲直,切莫貪贓枉法。


可。停筆。吾退!


陳生:學生懂得。謝謝恩師指導!恭送恩師聖駕五叩首!


道在日常中-第十三章 為官之道‧清廉公正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聖人之病

   龍叔對文摯說:「您的醫術十分精湛了。我有病,您能治好嗎?」



  文摯說:「一切聽從您的命令。但應先說出您的病症。」


  龍叔說:「全鄉人贊譽我,我不以為光榮,全國人毀謗我,我不以為恥辱;得到了並不喜歡,喪失了並不憂愁;看活著像是死亡,看富貴像是貧窮;看人像是豬,看自己像是別人。住在自己家中,像是住在旅館;看自己的家鄉,像是西戎南蠻之國。


  所有這些病,爵位賞賜不能勸慰,嚴刑懲罰不能威脅,盛衰利害不能改變,悲哀快樂不能動搖。我這樣做自然不能輔佐國君,交結親友,管教妻子兒女,控制奴僕臣隸,這是什麼病呢?什麼藥方能治好它呢?」


  文摯於是叫龍叔背著光線站著,文摯從暗處向明處看他。過了一會兒說:「唉!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裡已經空虛了,幾乎是聖人了!你的心已有六個孔流通了,只有一個孔還沒有通達。現在人把聖明智慧當作疾病的,可能這樣的吧!這不是我淺陋的醫術所能治好的。」


※ ※ ※


  不執著並非捨棄一切人事物就可稱之,而是從執著之中體悟一切,進而突破,比如:富貴、貧賤、健康或羸弱,世人是否能夠不執著其中呢?答案一定是少有人做到。因為富貴、健康者,捨棄不掉正面的、舒適的想法;反之,貧賤、羸弱者也想朝正面而行,所以汲汲營營便沉溺在執著中,任誰也逃脫不了,這也是因為夙世習氣積累所致。


  修道即是修葺夙世種種棱角,但是一帆風順者,很難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甚至以為自己可以看破一切,不執著了。是的,如此之人大概是經過一段努力,才會有這想法,但在累世習氣積聚的巨人腳下,不過是一粒沙子,可能看破了執著某個點。但欲成正果必需求面,意即全面去執,包括肉體、財富,乃至於親情,因此說己不執著,恐是狂狷之詞。


  如何不執著呢?即是接受一切可能執著的人事物,再從其中跳脫出來,然而世人是具有情緒的動物,尤其對於害怕更是難以抵禦,不過,去執的重點即是先要有勇猛心,捨棄害怕才能成就。比如:富者能夠不怕損去財富,貧者無懼窮困,病者毋驚苦磨,如此一來,接受、面對再捨去,便可逐步邁向不執著。


  夙世因——熏習,今生果——緣熟。所以執著是意識間的因果業緣,世人要有所捨,才能有所得。尤其面對習氣積累的執著,更當以此句當為座右銘自勉。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讀書何用

   樂雷發,字聲遠,博覽群書,長於詩賦,是南宋時期懷有投筆從戎之志的詩人。當蒙古兵大舉進攻南宋西北方時,樂雷發作了〈烏烏歌〉,批判史彌遠等當權派人士誤國,因此導致他屢試不第,與功名始終無緣。


  〈烏烏歌〉開頭便說:「莫讀書!莫讀書!惠施五車今何如?」意即讀再多的書又有何用,惠施當年有書可裝滿五車,現在還不是一本都沒有留下來。

  樂雷發當然不是呼籲大家不要讀書,而是強調不要死讀書,讀到歷史時要能轉換成實際的抱負,挺身出來挽救南宋的國運啊!

※ ※ ※

  世人念書之目的,常為求取功名,光耀門楣,光宗耀祖,實見解之謬誤也。滿腹經論是為經國治世之用,是為造福黎民蒼生之本,若不能應用在服務眾生上,常積罪滿身也。

  諸位不見從古至今,讀書者眾,但永垂青史者少,皆因世人將念書當作求取功名的階梯,如此所造之惡業勝過不識字的眾生千百萬倍,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不可不慎也。

  世間父母、老師應在孩子、學生念書啓蒙之始,諄諄告誡,要「立志做大事」,不是「立志當大官」,否則一旦立錯方向,未來前途堪憂;反之,則為天下蒼生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