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三位修道人聚集一齊,談論得道的因緣:「怎樣才能得道?如何才能開悟?」
某甲說:「我曾到某地看見葡萄,於是開悟得道。那時,葡萄正熟,許多人來摘取,但也有不少葡萄,落到滿地皆是。我看見了,頓悟世事無常,便因此開悟和得道。」
某乙說:「我有一次到水邊玩耍,看見婦女們在洗器具,腕環互相接觸,發出美妙的聲音,我才明白因緣和合的道理,從此便開悟和得道。」
某丙說:「我坐在蓮花邊,看見數十輛車子過來,人馬都進入水裏洗澡,並且拿走蓮花,使我想起萬物無常的現象,就像這些蓮花一樣,於是,我便開悟和得道了。」
《舊雜譬喻經上》
開悟或得道的因緣,並非靠固定事物,而是因人、因時,因事而有所不同;因此,不用模仿別人的方法,也不必急切著要開悟,只要平常多用功,多思考,便能在恰當時機「開悟」——讀書如此,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如此!
總而言之,開悟是處處有機緣,時時能開悟,不執著時間、地點和人物。
※ ※ ※
人因因緣不同、因自性體會之不同、因與生俱來之智慧不同,故,對道理之分辨,自然生出層次、自然有快慢、自然有深淺之分也。然而,人不可因此而自暴自棄,當燃出求知之欲望,當耗費心力而勤學,吾堅信必可迎頭而赴。俗世常云:「勤能補拙」,不亦同此理哉!「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淺白諺語,不亦道盡人心之弱點哉!
大道無私、天恩無私、甘露灑遍凡塵,必為處處均霑。然,法雨灑出,無法潤澤無根之草,何來乎?不亦為「緣份」二字可說其妙哉。人本佛種、人本菩提,人在靈心中早埋善種子,惟勤補拙,只待因緣成熟,萌芽茁壯也!
快收起塵心,珍惜良緣,使自性光輝、使自心蓮台築基。蓮鄉之徑,不亦近於目前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