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無信不立

 

  在春秋時代,「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成公十五年,楚共王打算背叛之前與晉國的弭兵之盟,出兵攻打依附於晉國的鄭衛兩國。


  令尹子囊認為這是背信的行為,萬萬不可行。然而子反卻說:「敵利則進,何盟之有?」認為只要是對自身有利的情況,何必管簽了什麼合約。


  楚國的元老申叔時聽了之後,便說:「信以守禮,禮以庇身,信禮之亡,欲免得乎?」信用是來保護禮法,禮法是用來庇祐自身的生存,如果信用、禮法都不見了,怎麼可能免於禍難呢?預言楚國由於不守信用,戰爭將會是失敗的一方。


  這場戰役果然如申叔時所預言:楚國戰敗,且最後子反羞愧自殺而死。


  「信」到底有多重要呢?《論語。顏淵》中提到,子貢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認為獲得民眾的信任是執政者最重要的事情,因為一個國家必須有人民的信任才能穩定。由申叔與孔子的言論,可知當時對「信」的看重。


 ※ ※


  誠信者,與朋友交之大本,蓋因人無信不立,人若無信,如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哉?況且信乃五常之一,其不離生活,人若時時無信,久之自然無人相信,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相對地,一個人若能恆守其信,與人相處,彼此情誼也較為深厚,其中之關鍵皆在於己,豈可不慎乎?勉行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