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睡得安穩的證果者

 

濟公活佛 降


詩曰:峻嶺巍峨接遠天,朝陽升起蕩雲煙;

   青蔥歲月堪珍貴,悟法修真莫走偏。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卅七章 睡得安穩的證果者


  凡夫充滿煩惱與心事,即使睡在柔軟舒適,綾羅綢緞舖設的床榻上,仍被各種憂悲惱苦所擾而輾轉難眠。但是證果的人已經徹底斷除了貪嗔痴,內心猶如萬里無雲的皓月般光輝,不受任何譏毀、稱譽、榮貴、橫逆影響,即使是在破陋的草蓆上,依然能睡得安穩,能隨遇而安。


  在《增壹阿含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阿羅毘的祠堂旁。當時,天氣寒冷,落葉凋零。


  有一位名叫手阿羅婆長者的兒子,走出城外,前往佛陀休憩之處,他頂禮佛足後,問候世尊說:「不知您昨晚睡得安樂否?」


  世尊回答:「年輕人,我睡得甚為安樂。」


  長者兒子說:「近日天氣寒冷,萬物凋零,您以草蓐為坐,衣裳又單薄,為什麼說『睡得甚為安樂』呢?」


  世尊回答:「年輕人,我問你,就好比有一棟品味非凡的豪宅,屋內潔淨明亮,房間有床蓐、地毯、毛蓆等物資,事事具全,又有四位顏貌端正的女僕服侍,那麼,住在這棟豪宅中的長者睡得可好?」


  長者兒子說:「當然,世尊!有好床臥,必定睡得好。」


  世尊又問:「假設,此長者慾望熾盛,不時有各種慾念生起,這樣,他還能睡得好嗎?」


  長者兒子說:「如果此人慾望重重,肯定會輾轉難眠。」


  世尊說:「但如來已斷盡一切煩惱且永盡無餘,也不會再輪迴了。年輕人,假設有人心中常常充滿貪愛、憤恨,愚痴心生起,那麼,他能睡得好嗎?」


  長者兒子回答:「一定睡不安穩,因為此人三毒之心熾盛的緣故。」


  世尊說:「如來已經沒有貪嗔痴三毒之心,已斷盡一切煩惱且永盡無餘,也不會再輪迴了。……年輕人,如來因坐臥在四神足的床座之上,因此睡得非常安穩,我睡在四神足的床上不起淫、怒、痴,因不起此三毒之心,而證得涅槃,生死已盡,不再輪迴。是故,年輕人,就是以上的理由,我才會跟你說我昨晚睡得甚為安樂。」


  長者的兒子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後,欣喜雀躍,並且信受奉行。


  昔時,迦毗羅衛國的拔提釋王,依止佛陀出家,並在聽完佛陀說法後,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的拔提釋王,常前往塚墓間禪修,晚上則在樹下居止,心意閒適自若,絲毫沒有怖畏恐懼。並說道:「我出家之前住在華麗的王宮,身分尊貴顯赫,雖然有強健威猛的侍衛,執持武器常護左右,但內心依然感到恐懼不安,一旦發現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膽顫心驚,深怕有人圖謀不軌,會伺機行刺。如今我已出家學道,即使一個人在塚墓間禪修,也絲毫沒有畏懼,真是自在快意啊!」


  對於一位脫離輪迴的證果者而言,他已捨棄世間一切貪愛嗔恨,心中沒有任何障蔽、罣礙,也沒有苦,所以快樂有如泉湧,源源不絕,這種涅槃之樂是煩惱滿盈的凡夫,所無法理解的。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食魚無反,勿乘駑馬

 

  春秋時代,齊景公巡遊到了已經滅亡的紀國舊地。


  經過一處廢墟,斷垣殘瓦,瓦礫遍地,雜草叢生,狐兔出沒,雀鳥築巢,一片荒涼的景象,慘不忍睹。侍從發現廢墟中有閃耀的金光,乃撿到一個漂亮的金壺,然後獻給齊景公。


  齊景公打開金壺,取出一張朱紅色的文書,上面寫著:「食魚無反,勿乘駑馬。」


  齊景公很得意的說:「說的好,真有道理啊!「食魚無反」,就是吃魚之時,不能把魚翻過來,乃是因為討厭魚冷後的腥味;不要騎乘能力差的馬,是嫌棄劣馬不能跑得很快,也不能跑得很遠。」


  隨侍在側的宰相晏子,頗不以為然,接著說:「喔!不是這樣的。『食魚無反』,就是吃魚之時,不能把魚翻過來,留著魚的另一面不吃,乃是告誡君王貴族們,不要耗盡民力呀!「勿乘駑馬」,就是不要騎乘能力差的馬,乃是告誡君王貴族們,不要把奸佞小人安置在身邊,以避免禍國殃民啊!」


  齊景公滿腹疑惑,問說:「紀國留下了這樣好的格言警語,為什麼還會亡國呢?」


  晏子嘆了口氣,回答說:「紀國的滅亡,是有原因的。我聽說過,賢德的君子治國有方,如有治國的施政綱領,乃寫成文字,將它懸示於城門上或大街的告示牌上,公佈周知,以昭告百姓知悉,並予以遵守。紀國雖然擁有這樣好的格言警語,不能公佈周知,卻藏在漂亮地金壺裡,不讓百姓知悉,這樣怎能不亡國呢?」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神聖化與人性化

 

蓮生/文


  很明顯的,原始佛教是神聖化的,而現代佛教是比較人性化的。


  原始佛教的修行人,是絕對摒棄五欲與立志脫離人間苦海及火宅。


  所謂「五欲」,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誘惑的境界,人因五欲而起欲心,會污染了真如佛性,所以也稱為「五塵」。


  《智度論》曰:「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追求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齮炬。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須臾。世人愚惑,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


  「五欲」在《華嚴經》中也說成:


  一、財欲,二、色欲,三、名欲,四、食欲,五、睡欲。


  由「欲」而生五大煩惱,也就是「貪、瞋、痴、慢、疑」之五大根本煩惱。


  神聖化的修行,須摒棄「五欲」與立志脫離人間苦海。如同《無量壽經》曰:「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樣一來,就神聖化了:


  一、不貪財物。


  二、摒棄色欲,抑制性欲。


  三、無爭名位。


  四、素食甚至日食一餐。


  五、不多眠,只坐不臥。


  (色、聲、香、味、觸,全部禁止)


  這些在僧侶來說,及修道學佛者都知道,這種意義是神聖化的,特徵也是神聖化的。


  然而,我發覺現代佛教,是有些嬗變,也就是較人性化了。


  例如「人間佛教」、「人間淨土」的倡導--


  不主張出世的神聖化,而主張入世的人性化,現代佛教建大學、辦教育,建醫院、救病患,功德會、濟貧困,做善事、救災難等等,這些都是入世的人性化工作。


  就連密教修行,也有嬗變:


  一、滿願法--滿足眾生的願望。


  二、財神法--滿足眾生的財力。


  三、金剛法--滿足眾生的瞋念。


  四、雙身法--滿足眾生的色欲。


  至於「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全是入世的人性化修法了。


  密教的入世「人性化」修法,和「神聖化」的修行大異其趣。


  然而,我看出來,這「人性化」的表現與實際上的實法,是有它的意義存在。


  我理解在密教儀軌中,不管是猙獰旳、怖畏的、邪惡的、競爭的,都有它的功能存在。


  維摩詰大士說:「淫、怒、痴均是佛法。」


  維摩詰大士說:「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


  密教的理趣是以「人性化」及「欲望化」的修行,存在於人間世法之中,但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形式,進入一種「儀軌」,並且利用欲望而修行「三昧」,利用欲望去認清欲望,進而清除欲望,而達到由「人性化」進入「神聖化」的目的。


  如果誤解密教或濫用密教,粗俗的人會說密教是「邪教」。


  惡意的密教,是有危險性。


  善意的密教,是導引欲望,由「人性化」走向「神聖化」,得解脫道。


  所以金剛乘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即身成佛」。


盧勝彥文集179《夢裡的花落》神聖化與人性化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浪費五穀損福多

  天上聖母 降


  放觀天下滾滾紅塵,到處可見大部份眾生對於養命之五穀食物非常浪費,導致於福田不斷遭受折耗,促使自身或家庭敗落,比比皆是。


  俗世當中,五穀乃是供給人們與動物活命的食物,讓萬物不必遭受到飢餓的一種恩物,試問眾生有過「飲水思源」或「吃水果拜樹頭」之心嗎?


  由於隨手可得也就未予珍惜與愛護,四處皆能看見一些標榜吃到飽之餐飲店,既然名為吃到飽,表示店裡的每一樣菜色都任君隨意取用,算人頭不必另外計算斤兩。此時眾生為了能夠享用平時甚少有機會攝取到之五穀雜糧,便馬不停蹄的前往食材區盡量取用。


  既然食材已被拿取,表示不再予以回盤,而世人由於「能吃就是福」的緣故,乃大塊朵頤,自然無可厚非,因為民以食為天的道理,世人皆知。但是不少眾生不但本身吃飽撐著,鍋鼎中還剩下一些食物,碗裡更有尚未進食的五穀,若是繼續將之食用完畢,原本已經是撐著的胃早已發出不舒服之痛苦訊息,硬要再予以進食,恐怕得讓胃漲下去,產生日後疾病的根源。


  但若是不予繼續進食完畢,則剩餘的食物便要折損本身之福田,長久累積下來必令世人福田減少相當之耗損,並且將使身體經常性之食慾不振,甚至於有極大因緣常令世人面臨斷炊斷水的困境。甚至於當別人正興高采烈的獲得愛心便當,自己卻被眾人給跳過未發,不是別人不去留意,而是自己長期浪費五穀太過份,使得當別人在發放愛心便當時,眼前只見牆壁未見是門,因此跳過汝未發放。


  在十九年前,於新疆地區,乃有藺某,家庭小康,由於平時都和家人共同聚餐,只要有剩餘的飯菜,都是家人予以食用完畢,但藺某卻完全不知道。後來藺某到城市謀求工作,大部份時間乃叫外賣,但飯菜的量與本身食量有所剩餘卻未能向賣家反映,只是心裡頭認為反正是我用錢買來的,我縱使吃不完飯菜,我愛怎麼樣處理就怎麼樣處理。


  因此,每一餐都要丟棄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飯菜,卻從不肯拿去餵養動物,只見通通往垃圾桶一丟。才沒多少年時間,藺某便漸漸的覺得食慾不振,又醫院檢查不出病因,藥石亦罔效。


  後來經高僧指點,得知藺某平時之劣習造成的食欲不振,此後藺某懺悔前非,從此必定適量取食。雖然自己的便當拿取比別人少,表面上是貴了一些,但卻是惜福的表現,並且為了贖罪,更定期布施錢財幫助貧苦人家,讓貧苦人家能得有一餐之溫飽,不久藺某乃再度開脾,食慾重新振作,厭食之症不藥而癒。


  因此,眾生當知,平時莫看一粒飯、一葉菜,這些都是人們身體養命之珍寶。平時點滴之折損,必令福田有漏,輕則影響錢財,重則影響身體。但有人認為世間最嚴重的是消減財福報,有人認為世間最嚴重的是消減健康,但不論是消減到何種皆無人希望會如此。是故,平時當養成「珍惜五穀」的好習慣,以及察視自我食量而取用適量食物的良好習慣也。


現代日常損福與禁忌-第六章 浪費五穀損福多


梵天問文殊

 

  有一次,梵天提出一系列問題,要求文殊答覆。


  梵天問:「什麼是修道?」


  文殊回答:「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這就是修道。」


  梵天問:「什麼是道?」


  文殊答:「一切法不可得,這就是道。道不能使人離生死至涅槃,不離不至,這就是聖道。」


  梵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再繼續向文殊提問。


  他請教道:「什麼是解脫?」


  文殊回答:「不去刻意掙脫束縛,不去拼命追求自由,這就是解脫。」


  梵天又問:「什麼是得度?」


  文殊干脆地說:「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就是得度。」


  梵天的問題又進入更深的層次,文殊的回答則依然從容不迫、簡潔明了。


  梵天問道:「什麼是漏盡?」


  文殊明確答覆:「如果有所盡,就不能叫漏盡;知道漏盡乃是空相,這就叫作漏盡。」


  梵天又問:「什麼是涅槃?」


  文殊回答:「涅槃是沒有來處,沒有去處,不能到達的境界。」


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出關閉關均兩難

 

蓮生/文


  在沒有閉關之前,我認為閉關頗難,為什麼難?一閉關就知道了。在閉關之後,現在又覺得,想出關也頗難,為什麼難?難在何處?


  為何閉關?為「高境」。


  為何出關?為「度生」。


  就說說出關之難吧!這世界已不平和,到處都是是非,吵鬧喧囂,無一安靜之處,閉關的隱士,欲出來面對俗事的紛紛擾擾,應對無常的人心,關懷殘酷的世間,拿捏的恰到好處,就是一門大學問。


  想出關度眾生,心懷度生之情,但,是不是一出關,就被人一箭,中箭落馬呢?我曾感恩的眾生,會不會把你困住,或五馬分屍,糾纏至死。


  俗世俗務,會令你暈頭轉向,會令你進退失據,會令你哭笑無常,會令你失去「主軸」,而被世俗的觀念同化,更可怕的是背覺和塵。


  欲出關度眾生,反被眾生度,被眾生海淹沒,法船破了,入水,沉了,嗚呼哀哉!


  是的,閉關四年了,閉關難,出關更難,你心愛這娑婆世間的人,卻難免被世人給出賣,給毀掉,最終的,被斬殺,被拋棄,被踐踏,像耶穌一樣被釘上十字架,何苦?


  除非你拚著「只欠一死」的決心,看破「世間的虛情假意」,看破「夢幻泡影」,你捨了自己的生命,不計較一切名譽,你就出關,拚了這最後的一口氣,出關入世之難,已遍嚐,你還想出關嗎?一出來,就被踩個死翹翹了。


  事實上,閉關也頗難,心懷眾生,又要「出乎其外」,不聞不問,假裝心如止水,枯木死灰,禁閉自己,成了冷血,把自己分成兩半,一半是俗人,一半是聖者;一半是入世,一半是出世;一半是有知,一半是無知;一半洞見,一半不見,自己了自己,不用再了別人,我豈不是成了「自了漢」?


  出關,入「俗世浮華」。


  閉關,入「寂靜為樂」。


  這二者相混合,雙方都難捨,各有好處,各有難處,於是進退維谷,誠惶誠恐,想這些,簡直是在自討苦吃。


  一切隨緣,隨遇而安了。


  詩一首:


  山中關房林木深深

  寂靜之時最為美好

  白天晚上均無人到

  經常有霏霏小雨

  日出日落有一些些的殘照

  心懷眾生情誼重

  意念清淨自覺只自了

 

  三昧之中到處飛飄

  情怯怯

  懷念大家可知曉

  閉關也難留

  出關又怕吵鬧

  如何是我應走之道

  風吹關房

  只將心意向天表

  亂世末世如何處

  苦空無常只能當懷抱

  前進或回首

  出世與入世

  閉關或出關

  堪思量

  二者在心中互相纏繞


盧勝彥文集176冊《小雨繽紛集》 出關閉關均兩難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戰爭的道德

 

  戰爭在什麼時候才是道德所允許的?對於康德學派者而言,反對戰爭的決定性依據在於,戰爭致使無辜者死亡。康德本人也是一名主張懲罰主義者,他也就堅持主張,只有對罪有應得者方可施加懲罰,但我們看到那些沒有犯罪的人也被殺戮,這就否認了上述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戰爭的懲罰並無正當合理可言。


  除此之外,殺害無辜者也有違康德倫理學說的兩大主要元素;其一,將人的生命視為可消耗商品對待,它將人類降低到一個對象或者物件的水平,這也就否認了他們作為理性人的獨特地位。其次,這與普遍化的原則相矛盾:如果一旦某種行為適用於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每個人,就會創造一個我自己也會加以譴責的世界(也就是說,一個沒有公平正義的世界,身在其中,我不再受到自身清白無罪的保護),那麼這種行為可以得到寬恕。


  基於上述原因,在戰爭中殺人並不比在其他任何時候殺人更加正確或更加合情合理。為了鎮懕一場叛亂而將無辜者判處合法但不公正的死刑,康德學派者對此表露出道德上的深惡痛絕,同樣地,若為軍事或政治目標而犠性無辜的男人、女人和兒童,他們也對此極端憤慨。當然了,身處一個熱核武器的時代,非戰鬥人員的傷亡人數可能是以百萬計的,這無疑是對諸如此類的現代戰爭的聲討。


  假如國家A受到國家B的攻擊,而且這場攻擊是無端入侵,發起攻擊只是出於邪惡。進一步假設,在此情況下,A採取自衛行動甚至殺害了進攻者也並無錯誤。如果自衛者為了報復而濫殺無辜,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是不道德的。正因如此,由於任何現代戰爭中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無辜者被殺害的情況,如今,任何發動的戰爭都會受到譴責並被認為不正當。


  面對這一情形,功利主義者則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在這裏,軍事行動的正當性並不取決於戰爭是否與基本的道德原則相抵觸,諸如「絕不殺害無辜」,而是取決於它所產生的某些結果。如果某項戰爭行為能在整體上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樂超過不快樂的平衡,那麼正如效益原則所規定的,這項行為就是道德所允許的。


  如此看來,我們在評估A國對B國開展的自衛或入侵性戰爭的道德時,一切都依賴於以下這點,即A國將能從中獲得的益處是否能超過戰爭中死傷者及其家屬所遭受的痛苦。然而,我們可以這樣解讀這種益處,如果無辜者的犠性有助於獲得更大的集體的快樂,那麼這種行為就是合情合理的。當然了,面對核問題,這條結論似乎就不那麼明朗了。


  一方面,擁有核武器可能具有阻止敵人的功利主義效應,這點值得稱道,而另一方面,這種威攝的力量有賴於使用這些核武器的現實可能性。可是,如果真的使用了核武器,功利主義的效益又將毀於一旦。原因在於,一場互相毀滅的戰爭中是不可能牟得利益的。正因為如此,功利主義者可以和康德學者一樣強烈地遣責核戰爭。我們反對的不是無辜者的死亡——盡管這令人惋惜,但出於「軍事必要」的考慮可以寬恕這一點——我們真正要反對的是,使用核武器所造成的痛苦和其目的:為了獲得軍事或政治利益完全不成比例。


  偉大的中世紀哲學家兼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1224//1225-1274)在其著作《神學大全》中採納了一種介乎於康德學派及功利主義者之間的第三種觀點,該觀點也頗具影响力。阿奎那在此設定了一系列「正義戰爭」得以發動的條件。


  阿奎那(和康德一樣)認為,血流成河的戰爭在本質上是錯誤的,他指出,一場戰爭得以「正義」必須至少符合三個條件,其中第二和第三條在表達上顯然是功利主義的。它們分別是:


  1. 合法權威(權威原則 auctoritas principal, 也就是說,戰爭必須由有關國家的合法政府宣布和發動的)


  2. 充分理由(正當原因 justa causa, 也就是說,發起戰爭必須是為了預防或糾正實際傷害)


  3. 正當動機(正當動機 recta intention,也就是說,戰爭採用的方法必須足以獲得勝利,而不能進行不成比例的野蠻廝殺)


  阿奎那闡釋自己的立場如下:


  任何戰爭要成為正義之戰必須符合三個要求。其一是宣布發動戰爭命令方的主權權威。個人是沒有權限宣布戰爭的,他只能要求自己的上級進行評判並索賠,同樣,個人也不能召集眾人去義無反顧地作戰。這是因為,那些負責監管其轄區內城市、王國或省份的當權者應當致力於大眾福利。


  當他們揮舞法律之劍嚴懲罪犯從而鎮壓國內動亂時,正如保羅所說:「他並不是徒然地揮舞手中之劍,因為他是神之大臣,作為一個復仇者,向作惡者宣泄憤怒。」因此,他們是在合法地應用手中的戰爭之劍,以捍衛大眾福利免受外來侵襲。於是,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這些當權者:「解救柔弱者和貧困者,使其免受邪惡之侵。」於是,奧古斯汀寫道:「有利於人類和平的自然秩序要求,商議和宣布戰爭的權力屬於那些擁有至高權威者。」


  其二,正義的戰爭還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也就是說,那些被攻擊者之所以被攻攻擊是因為他們曾經有過錯誤行為而罪有應得。奧古斯汀說道:「我們通常將一場正義戰爭描述為報復惡行的戰爭,也就是說,一個民族或國家拒絕彌補自己犯下的暴行,或拒絕修復其所導致的傷害,它就必須受到懲罰。


  其三,發動戰爭還需要正當的動機,也就是說,戰爭必須是懲惡揚善的。於是,奧古斯汀寫道:「在那些真正的上帝崇拜者看來,那些旨在締造和平的戰爭,其動機既不在於擴張,也不在於殘暴,而是以保障和平或懲惡揚善為目標。」


  現在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便合法權威以正當理由宣布戰爭,這場戰爭依然有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其動機不正當。於是,奧古斯汀再次說道:「傷害他人的強烈渴望,意欲報復的凶殘渴求,無法平息和冷酷無情的情志,持續戰鬥的野蠻凶惡,佔有統治的貪婪欲望,以及諸如此類——所有這些都應在戰爭中受到公正的譴責。


  阿奎那的論點之所以有別於康德學派和功利主義者,是因為他提出了政治權威的理念,這一點體現在他對聖保羅《羅馬書》(13:4)的引言中。他主張,由於國家對於規則具有神授之權,它的政治決策具有一種獨特的道德權威。該權威源自於神,憑借這一點,它就可以依靠武力抵抗武力進攻者,也可以對那些它眼中的違法犯罪者施加懲罰。


  人們經常討論阿奎那的論點,也對此提出了不少批評。針對阿奎那的一條普遍詬病在於,即便正義戰爭的三個條件同時滿足,這也並不能自動使得軍事活動合情合理,如果何以通過別的方式同樣達成此類行為的目標,那就尤其顯得如此。比如外交的方式。


  然而,就目前來說,我們尤其感興趣的是阿奎那此處在戰爭的正義(jus ad bellum)和戰爭中的正義(jus in bello)兩者間的區分。前者指的是發動戰爭的道德,而後者指的是發動戰爭所採用方法的道德。正如阿奎那所闡明的,戰爭過程中過度使用武力——為了獲得軍事利益不必要地催生較多的苦難,這將破壞戰爭本身的公平正義。


  該區分具有深遠的蘊意,它也在諸多領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諸如對待囚犯、扣留人質、游擊戰、密集轟炸以及最為重要的,核武器的使用。一個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所採納的一般哲學立場。


《道德問題》邁克爾.帕爾默 著 李一汀 譯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隨心所欲去活

 

  楊朱說:「一百歲,是壽命的極限。能活到一百歲的,一千人中難有一人。即使有一人,他在孩童與衰老糊塗的時間,幾乎占去了一半時間。再去掉夜間睡眠的時間,去掉白天休息的時間,又幾乎占去了一半。


  加上疾病痛苦、失意優愁,又幾乎占去了一半。估計剩下的十多年中,舒適自得,沒有絲毫顧慮的時間,也沒有其中的一半。


  那麼人生在世又為了什麼呢?有什麼快樂呢?為了味美豐富的食物吧,為了悅耳的音樂與悅目的女色吧,可是味美豐富的食物並不能經常得到滿足,悅耳的音樂與悅目的女色也不能經常聽得到與看到。


  再加上要被刑罰所禁止,被賞賜所規勸,被名譽所推進,被法網所阻遏,惶恐不安地去競爭一時的虛偽聲譽,以圖死後所留下的榮耀,孤獨謹慎地去選擇耳朵可以聽的東西與眼睛可以看的東西,愛惜身體與意念的是與非,白白地喪失了當時最高的快樂,不能自由自在地活一段時間,這與罪惡深重的囚犯所關押的一層又一層的牢籠又有什麼區別呢?


  上古的人懂得出生是暫時的到來,懂得死亡是暫時的離去,因而隨心所欲地行動,不違背自然的喜好,不減少今生的娛樂,所以不被名譽所規勸,順從自然本性去游玩,不違背萬物的喜好,不博取死後的名譽,所以不被刑罰所牽連。名譽的先後,壽命的長短,都不是他們所考慮的。」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真見文殊

  無著菩薩問曰:「我欲見文殊,何者即是?」


  善財曰:「汝發一念心清淨,即是。」


  無著曰:「我發一念心清淨,為甚麼不見?」


  善財曰:「是真見文殊。」


 ※ ※


  心以靜而靈,定靜安禪,養性明善復初,性命雙修。知止定靜,禪入太虛,萬物皆空,開關穿竅,一靈真性,火候溫養,聖胎圓融。


  不動心而無一念謂之靜,少勞形而寡虧三寶謂之安,靜安空寂,百欲不生,真常真靜,常無所常,靜無所靜,是云大定,法身顯現,佛性圓明矣。


  靜可除欲,大丹結凝,運神太虛,通形命,住虛無裡,浩然生焉,罪業塵根不牽,身心潔淨,斷絕俗緣,靈台不昧,心靜通神,達道通天。


  拋開萬物,習靜使之自然,希學玄妙,定靜可得真詮,若能常清靜,一切悉皆歸。


清、靜得、思省-第一章 靜妙靈得


快樂的基本

 

本道院彌勒慈尊 登台


陳生:學生恭向慈尊頂禮五叩首!


慈尊:賢生免禮!


陳生:一個人的歡樂來自生命的內在,倘若一個人沒有歡樂的泉源,那麼他必然會顯現孤苦燥煩而不知快樂為何物。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事物都能遵從自己內在的要求,並且為之努力完成,即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那麼他的生命將會活躍起來,而心情也會輕鬆愉快。生命的意義自然就會顯現無遺。


慈尊:人一生下來,就接受了自然的要求,一方面追求智慧,一方面把歡樂帶給別人,就像一個畫家可以把他所感受的美傳達給別人,一個賢者可以把他的道德施與別人一樣,一個一心追求真理的人,也可以把自己所得到的智慧與眾人共同分享。生活快樂的基本原則之中,有一條最明確、最基本的就是慈悲和服務,這二件事都能使世間溫暖,更能使自己感到快樂無比。


陳生:是呀!有愛就有善,愛人就是快樂,快樂之道,不要恨,不要愁,多施與,不求回報,多想想別人,少想自己,施比受更為有福。


慈尊:所以當你們要生活得較快樂,就必須把愛與人分享,雖然說多施予不求回報,這句話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你們如果習慣於施比受多,至少你們會發現較少虧欠,因此,你們也會發覺生活更為舒適。


今天如此,明日如此,天天如此,當你們培養出一種可以使自己快樂的習慣以後,就能永遠享有快樂幸福。


陳生:待人接物是一大學問,亦是一門藝術。


慈尊:對一個心中存誠智有智慧的人,若是常用中庸的哲學,以中肯適當調和為依據,則任何事情均能獲致圓滿的結局。


處事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若能善用者,則無論在任何的環境之下,均能逍遙自在,怡然自得,淡然自安,身心自樂。


陳生:一個剛退休的老人,在學校附近買了一棟簡樸的住宅,起初幾個星期很安靜,不久開始有幾個年輕人窮極無聊的在踢附近的垃圾桶,老人家受不了他們發出的噪音,出去找他們談判。


老人家說:「年輕人,你們玩得真高興啊!我喜歡你們這樣像你們表達快樂之情,我年輕時也常這樣做,你們能否幫我一件事,你們如果每天出來踢附近所有的垃圾桶,我每天給你們五塊錢。」年輕人太開心了,於是,使勁地踢所有的垃圾桶。


有一天,老人家帶著愁容去找這幾個年輕人:「因為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從現在起我每天只能給二塊錢,你們覺得怎麼樣?」年輕人雖然覺得不高興,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錢。每天下午這幾人繼續去踢垃圾桶。


一個星期後,老人再去找他們:「我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以後我只能給五毛錢了。」年輕人大叫:「你以為我們會為了區區五毛錢在踢所有垃圾桶嗎?不成。我們不做了!」從此以後,老人又可以快樂安靜的過日子。


慈尊:哈!……。這就是儒家所說的中庸之道了。

陳生:許多計程車司機,橫來直往,橫衝直撞,嘴裡常常唸唸有詞的說:「現在又有哪位司機遵守交通規則!」為人師表者亦感慨的道:「現在要找盡心的老師難呀!」當官的也說:「哪個當官的不貪污呀!」諸如此類的自貶之詞,無異否決了自己。


既無法肯定自己,又哪能肯定別人。甚至有人戲稱這世上哪有好人,要說有,也只有兩個,一個還未出生,一個早已過世,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如此這般,不但否決了自己也否決了別人;因此,世上多少罪惡禍害,肇因於此。


還有人則因別人的三言兩語、閒言囈語,竟然也懷疑起自己來了。從事啟智教育者,聽到人家提及啟智教育費時多、花錢大、收效又小,竟也信以為真,懷疑起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這也是無法自我肯定的一種,這種人沒有主見,容易見異思遷,可見自我肯定的重要性。


倘若反其道而行,人人自助,我有良心,昧著良心的事,我不做,我有道,無道缺德、反道敗德的勾當,我不來。自助而後人助,人助而後天助,但是人助、天助,究竟不如自助。這樣一來,世上的一切必然改觀,什麼殺、盜、淫、貪、嗔、癡也就銷聲匿跡,化為烏有,世界又現大同,天下復歸清平。


慈尊:在人間做人間事,難免有是非,將心胸放大,就容易圓滿人事。若無法善解與包容,以抗拒的心態去待人處事,就會擴大事端。爾等在道場修行,不要心生計較,否則勢必煩惱叢生,也可惜了爾們在道場藉事練心的因緣,希望諸子要學習穩重地待人處事。


切記!情緒化最是傷人害己,身體健康就是福,心理健康就是智慧,若只有身體健康是福氣,而無排除困難的智慧很難有所成就,所以修道要提昇智慧,不要徒增意氣。學佛就是遇到障礙,能突破障礙。現在解不開煩惱,到了其他的地方也一樣。


在大環境中,能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智慧,就可以自我成長,更上一層樓。大將之風,在於能打開心胸,負起責任,對於自己的決策勇於承擔,不能推諉他人,有心做事,心就要開闊,不可因他人與己意見不合,就認為他人愛挑毛病,希望他離開。若存此心態,則永遠無法與人合作。


諸子面對困難,要能自我調適,努力克服,本事是學出來的,世間沒有做不到的事,就看是否有決心與毅力;若縮在自己的世界中,一直認為自己不能突破瓶頸,則很難有所成就。打開心門,就會發現很大的世界展現在眼前,無所謂的困難,一切操之在我。


吾希望你們都能一步一步地渡過困難,一步一步地突破瓶頸。是以,你們若心無礙,就不會有障礙也。切記!切記!


可。停筆。吾退!


陳生:謝謝慈尊!恭送慈尊聖駕五叩首!


寶德雜誌第143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學佛無捷徑

 

蓮生/文


  我看見「瑤池金母」從虛空下降。


  其「般若光」非凡:


  有虹。


  有羽。


  有大白極光。


  有各色光環。


  以下是我與瑤池金母的對話。


  我問:


  「外丹法與內丹法,何者較速?」


  金母答:


  「不可求速成,欲速則不達。」


  我問:


  「佛門有漸頓之說,豈無速緩?」


  金母答:


  「很多人說,頓法是接上根之人,漸法是接下根之人,試問,有誰自己承認是下根之人?所以漸頓之說,也會誤人。成就是有遲速,但,法無漸頓。」


  我問:


  「何法可速?」


  金母答:


  「學佛是第一等大事,成佛是第一等成就,絕非舉手即得,投足即成。我不贊成速成班,要知道速成,也是多世的修練,這一世才成就。如你,你一悟後,一機一用皆是悟。但在多世之前,你是:困學、困參、困知、困行。」


  我問:


  「我多世前如何?」


  金母答:


  「如長慶,坐破七個蒲團;如趙州,三十年不雜用心。」


  我問:


  「今日學人如何?」


  金母答:


  「經義粗通,妄逞口舌。小小通靈,自說是佛是悟。」


  我問:


  「當如何?」


  金母答:


  「苦功、苦行、苦修去!」


  我與金母在護摩火中,對答。


盧勝彥文集248《天垂異象》瑤池金母從虛空下降

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道與六藝

 

  孔子周遊列國後,又回到了魯國,並興辦起了學堂。由於當時孔子已經是極負盛名的人了,因此前來拜師學習的人更加絡繹不絕。


  孔子跟弟子們講道與六藝的關係。他說:「要想學有所成,每個人一開始都要樹立起遠大的理想,並下定決心為追求仁治王道而奮鬥不息,甚至以身殉道。」


  弟子們紛紛點了點頭,表示記住了先生的教誨。


  孔子接著說:「在基於道德的基礎上,每個人為人處世都要力求於仁,每時每刻都要以仁來要求自己,並堅持自己的道德準則,不能做絲毫有違背仁義的事情。」


  弟子們又點頭稱是。


  孔子最後說:「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你們才可以廣泛地去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使自己可以得到全面而均衡的發展,從而能夠成為一個既具有專業技能,又發展全面的有用人才。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為王道大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正如孔子所說,他就是這樣培養自己的弟子的,他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並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


  人人在工作之餘,必定用心學習有益於身心之活動,使身心充滿藝術氣息,古有六藝:「詩」能使人怡情增智,「禮」能使人氣質生風,「射」則有君子之氣度,其他如接近大自然、山、川、河、嶽,名勝,若能賞心悅目於洞觀大自然必能變化之心量,從中盡情玩樂,使道法自然,令身在、道在則夫子之道近矣!


  另外,仁者五德,敘述如下:


  恭則不侮:對人態度恭敬,在心為敬,在貎為恭,恭謹敬心,就不會受到侮辱怠慢。學習普敬眾生,從言行著手,能恭敬,仁亦存矣。


  寬則得眾:對人存心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支持愛戴。夫寬宏度量,心廣怡怡,不較不逆,順中道自然,來之不,去之不嫉,心地坦蕩蕩,量大且忍,人之心地也。時常存有怒氣,怒字是奴心合成,變成繫縛自己。學習擴大心,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信則人任:對人言語信實,人家就信任你。天地對人有信,使人對天地信任,倚靠。五常之仁義禮智,以信成之。不輕易許諾,不信口開河,言行一致,言而信之基。


  敏則有功:自己做事勤敏,就容易有功效。所謂一日有修一日功 ,一日無修一日空, 行善積德要勤敏。


  惠則足以使人:對人博施恩惠,就足以使用人。博施濟眾,而不為己功,則人亦忘其勞,而樂其用,此則由惠得人之功也。這恩惠是要用真心實行,並非有為而為。


  五者均出乎心,發乎身,存內而及外,適然施行,圓融通達,心德歸仁,世道必能大治。


寶德雜誌106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安國師有言曰:「《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不住色、不住聲、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一切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現,若住惡生心即惡現,本心即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信知曹溪大師云『風幡不動』是心動。」


  修山主有偈曰:「風動心搖樹,雲生性起塵。若明今日事,暗卻本來人。」


 ※ ※

 

  學佛之道,簡單非常。有所謂頓漸二法,其實法無頓漸。智者一聽便悟,故曰頓。愚者要多次提示,始能入心,名為漸。其實是二而一,一而二。


  照老衲之見,學佛有三要。如欲明心,一定要依此三要行事:第一要無念,第二要無住,第三要無相。所謂無,並不是要你捨棄,而是要你作不存之想。故應以無念為本,無相為體,無住為根。


  有念來時,但作幻念,不存於心,心便乾淨,就可明心。至於無相,相無實體,變幻無常,不應放在心內,而生非非之想。又無住就是前念不思,後念莫量,如此就可空此一切。否則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忘,心中一定成了死結,一定念念貪瞋痴。試問如何了結這許多煩惱緣!


  至於相字,更多煩惱。如果對相字不能打破,起了分別心,自己便思量分別:此乃善人,此乃惡人。就憑此點作了種種念頭,則煩惱隨來。須知為善為惡,事前實難鑑定。或者把善人看作惡人,被誣者當有懷恨之處,後果不堪設想。又譬如你見著一個橙,你起了分別心,這個甜,這個酸,日夕念念不忘,生起妄心,便如何得安?心如何得淨?此怎能明心?更如何見性?


雨華四集-學佛三要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生命清單

 

  五官科病房裡同時住進來兩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甲說,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並首先去拉薩。乙也同樣如此表示。


  結果出來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長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張告別人生的計畫表離開了醫院,乙住了下來。甲的計畫表是:去一趟拉薩和敦煌;從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長江口;到海南的三亞以椰子樹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在哈爾濱過一個冬天;從大連坐船到廣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門;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力爭聽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寫一本書。凡此種種,共27條。


  他在這張生命的清單後面這麼寫道:我的一生有很多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現在上帝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為了不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後幾年去實現還剩下的這27個夢。


  當年,甲就辭掉了公司的職務,去了拉薩和敦煌。第二年,又以驚人的毅力和韌性通過了成人考試。這期間,他登上過天安門,去了內蒙古大草原,還在一戶牧民家裡住了一個星期。現在這位朋友正在實現他出一本書的宿願。


  有一天,乙在報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去問甲的病。甲說,我真的無法想像,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實現自己想去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在醫院時說的,去拉薩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腦後去了。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們之所以沒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樣,列出一張生命的清單,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為我們認為我還會活得更久。然而也許正是這一點量上的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鐵籠哲學

 蓮生/文


  維摩詰大士曾經如此說:


  「羅漢分兩邊。


   菩薩走中間。


   佛是一個樣。」


  此話一出,眾人不解。


  釋迦牟尼佛微笑點頭。


  維摩詰大士,原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來人間度化眾生的。這句話的原意是:


  羅漢──把這世界,分為天上界及地下界,天上界充滿大樂、光明、空性的解脫。而地下界則充滿了陷阱,充斥了黑暗邪惡,很污穢及不安寧。因此,羅漢修行,是清淨苦修,尋求解脫,離開地下界,達於無生。


  菩薩──已經能夠自覺,也用自己的覺悟去度化他人,能夠自己得度到達天上界的彼岸,也能夠度化地下界的人,到達覺悟的彼岸。因此菩薩能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菩薩在天上界及地下界的中間遊走,因此,菩薩是走中間。


  佛──佛陀是一個覺者,他覺悟到整個時間、空間的奧祕,所以佛陀有三句般若的話。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演變成現代語是:


  一切都會過去的。


  每一個人最終都會四大分散而入滅。


  一切都會歸向空。


  這樣一來,在佛陀的心中,天上界及地下界是空空如也,根本是一個樣,皆是一時之幻,十法界是一法界,一法界是十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如一粟,一剎那就是永恆,亦即是窮豎三際,橫遍十方。


  有人告訴我一個「鐵籠哲學」。


  鐵籠哲學是如此說的:


  這人世間是一個「鐵籠」。


  這國家就是一個「鐵籠」。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鐵籠」。


  每一個人的肉體就是一個小「鐵籠」。


  接著:


  夫妻就是把兩個人關起來的「鐵籠」。


  父母兄弟姐妹子女親情就是把親人關起來的「鐵籠」。


  工作事業是另一個「鐵籠」。


  學校也是「鐵籠」。


  人際關係也是「鐵籠」。


  這樣說來:


  愛情是鐵籠。


  地位是鐵籠。


  金錢是鐵籠。


  住宅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鐵籠。


  這個「鐵籠」哲學的,出了家成了和尚,他厭倦人世間的喧囂,厭惡一切污濁醜惡的東西,厭倦處處鐵籠的關起,他到寺院去,後來他發覺寺院也是鐵籠,於是獨自走入深山中,他最後說,深山也是鐵籠,肉體也是鐵籠。


  他告訴我:「無法衝出人世間的鐵籠,無法衝出肉體的束縛,一切一切的鐵籠圍住,我只有一日又一日的哭泣。」


  我說:「想一想維摩詰大士的話吧!」


  人生是「鐵籠」,沒錯。只是想著,砸碎這鐵籠,拼足力氣,向鐵籠砸去,也無法砸開鐵籠,就算砸開,還有另外一個,一個之外又有好幾個。


  我要他想一想佛陀的話──


  一切都會歸向空。


  由自心打開,根本沒有鐵籠,一切都是幻。


  好好的活。


  當下找到生存的樂趣。


盧勝彥文集146《虛空中的孤鳥》維摩詰大士的話

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珠寶不能吃

  兩名來自不同地方的珠寶商,同時到達沙漠中的旅店。同行相嫉,兩人互相比起誰的珠寶較大、較昂貴。


  一直在旁邊靜觀的另一位珠寶商,說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我們的商隊遇上了大風暴,在不見天日中,我一個人走失了。


  幾天過去,我發現自己還是困在沙漠中,整個人又餓又渴,解下駱駝背上的每一個包包,一次又一次的搜索,希望能找到一點吃的東西。


  突然,我的手碰到一個小小的袋子,是之前一直沒有被我發現的,當時是何等的興奮!雙手顫抖著扯開袋子,心想終於有食物了!但當我發現怎麼又是一袋珍珠後,你們可知道我有多麼沮喪啊!」


 ※ ※


  「為什麼天下人不能滿足於沒有疾病的平安和沒有災禍的清福呢?」這一句話講得真好!當我們布衣粗食、妻子相促時,就怨恨沒有富貴。一旦禍患及身、骨肉離散,再回想起布衣粗食和妻子相保的時光,便好比神仙生活那般快樂和令人羡慕。


  當我們耳聰目明、身體強健時,則埋怨想要的東西不能稱心如意。直到有一天,病魔纏身、痛苦呻吟時,回想起耳聰目明、身體強健時,便又好比天上生活一般。


  一個人如能知足,就像那田舍老翁,粗茶淡飯,棉袍短衫,黃雞白酒,即可滿足。全了天性,圓了性德,不是他不曉得享受,而是他「天性淡泊」,故能對世之「五欲六塵」之享受拋諸腦後,這也是今之修行者所當法與勉勵的,願齊勉行之。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東壁打西壁

 

  王安石金榜題名之後,並未得到朝廷重用,在江浙一帶做了十六年地方小官。滿懷富國强兵的文稻武略無法施展,抑郁不得志的他,在禪宗叢林之中意外地找到了一位終生摯友,真正的知音--蔣山贊元禪師。


  作為一個胸懷治國平天下壯志的政家,王安石理所當然地認為,住在山林深處的禪師僅僅是獨善其身而已。他之所以進寺院游覽,不過是寄情山水罷了。


  一天,他無意中走進了蔣山禪師住持的禪院,正趕上蔣山上堂說法,便混在居士群中隨便聽聽。


  這時,一位禪僧從大眾中走出,問道:「如何是和尚家風?」


  王安石知道,這是在問蔣山禪法特色,也是在探詢禪的要旨。蔣山禪師的回答是:「東壁打西壁。」


  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試問,東邊的墻壁,如何能打到西邊的墻壁?可是,令人奇怪的是,那問話的禪僧,卻就在這不合乎邏輯的話語下豁然大悟了,手舞足蹈走出了法堂。更叫他震驚的還在後面。


  另一個云遊僧合十施禮,詢問說:「哪裏是諸佛出世的地方?」


  蔣山回答:「驢胎馬腹!」


  僧人再問:「怎樣是大善知識?」


  蔣山一揮禪杖:「宰牛剝羊!」


  驢胎馬腹出生的,只能是畜生!神聖的佛,怎麼能從驢胎馬腹裏出來?蔣山豈不是在罵佛?所謂大善知識,應該答疑解惑、指尋學僧修行開悟,如何「宰牛剝羊」?王安石目瞪口呆,疑竇頓生!


  佛門神奇,禪旨玄奧,電光石火,機鋒凜冽。


 ※ ※


  佛法是對初基人士而設,在小乘法中,叫你守戒,除三毒,遠離顛倒夢想。但到了大乘,就不同講法。佛法等於一艘船,在你未登彼岸之前,無論如何總要有一艘船度你過去。但一達彼岸,這艘船就無所用處,而且必要捨去,才能登岸前行。


  大乘法中有一個法門,叫做顛倒法。在初基時要遠離顛倒,但到了菩提戒以後,又要你入顛倒門。看起來似乎很矛盾,其實非常簡單。現在我舉一個譬喻來解釋這個理由。


  一個人要戒煙,初時一定要他與煙絕緣,甚或用強迫性去要他戒煙接近,而能無動於中,這樣才算永遠戒除。


  老衲(濟佛)得道後,已經對於一切戒都不起念,所以肉邊菜,酒中色,我也有胆去顛倒。可是,一切如夢如幻,如真如假,半絲半毫亦無染於老衲之淨心,到此方可說是究竟。


雨華三集31-顛倒法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苛政猛於虎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經過泰山腳下,看見一個婦女在墳墓前哭得非常哀傷。


  孔子傾聽了很久,然後叫子路去問她,為什麼這樣哀傷?


  那女人說:「過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老虎又咬死了我的丈夫;現在它又把我的兒子吃了。」


  孔子淒然地說:「既然老虎這麼凶,你們早就該搬走的,為什麼不接受教訓,呆在這裏一再受害呢?」


  女子回答道:「這是因為此地偏僻,苛刻的政令和賦稅達不到這裏來啊!」


  孔夫子聽了,非常感概地說:「弟子們聽著,這件事告訴我們,老虎雖凶,不一定人人都會碰到它,而苛刻的政令和稅收使人民家破人亡,卻是逃避不了的,它比老虎更凶猛可怕啊!」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龍欽巴尊者的偈

 

蓮生/文


  二O二O年十二月三日。


  晚上約一點半時。(等於是十二月四日了)


  我剛上床。


  半睡半醒時。


  達摩祖師提著燈籠,來找我,要我跟衪走。


  我們走過很長的黑路。


  到了一城。


  城門上寫了「月光城」。


  達摩祖師對我說:


  「此地是天外之天!」


  我說:


  「我寫過一本書,就叫《天外之天》。」


  達摩說:


  「天外之天,是什麼意?」


  我答:


  「指更高的境界吧!」


  達摩說:


  「應該是沒有境界,才是天外之天。」


  我說:


  「祖師說的是。」


  達摩說:


  「天外之天的月光城,有一位龍欽巴尊者,他要見你!」


  我說:


  「啊!我知道他!他的傳記我看過。」


  我、達摩祖師、龍欽巴尊者。我們三個人終於見面了。


  龍欽巴尊者叫我:


  「少年英雄!」(甲雜仁波切也這樣叫我)


  我笑了!


  「我已七十多了,還少年英雄嗎?」


  龍欽巴說:


  「盧師尊!你在我眼中,仍然是少年英雄!」


  龍欽巴法王給我一偈:


  此偈重要。


  令我參透。


  特恭錄如下:


  「為痛苦折磨,我親近佛法,


   尋獲解脫道,感謝邪惡力!


   悲傷侵我心,我親近佛法,


   尋獲常快樂。感謝痛傷悲!


   惡靈使傷害,我親近佛法,


   尋得無畏心。感謝鬼與魔!


   由他人恨意,我親近佛法,


   獲益得快樂。感謝仇恨者!


   由殘酷逆境,我親近佛法,


   尋獲不易道。感謝忤逆境!


   由他人逼迫,我親近佛法,


   尋獲究竟義。感恩驅使者!


   福德迴向汝,回報汝仁慈。」


  我看了這首偈,馬上參透了!


  啊!


  我要感謝的人,太多了。…………


  我心開意解。


  一切貫通!


  原來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我感謝!寫書害我的人。


  我感謝!背棄我的人。


  我感謝!譭謗我的人。


  我感謝!罵我的師父。


  我感謝!惡鬼及惡靈。


  我感謝!病魔。


  我感謝!譭我名譽的人。


  數不勝數的感謝!確實感激不盡!


盧勝彥文集第282集《遇見達摩祖師》我真的參透了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小孩的堅信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裡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裡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裡,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裡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會,還是決定去找。


  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


  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裡,白發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感到羞愧……」


  能被一名絕望的人所信賴,是無上的尊崇。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無慚、無愧

 

南海古佛 降


詩曰:緣似水流身似舟,意難平處又何求;

   芭蕉蔥蔚今猶在,不見當年百里侯。


聖示:吾今日降著:「遠離煩惱的生活」


  第三章 煩惱的種類


  第十節 無慚、無愧


  慚是指「對自己」感到羞愧,也就是對不起「自己」。


  愧是指「對他人」感到羞愧,也就是對不起「他人」。


  無慚、無愧的人,對內不尊重自己,敗壞道德,不知羞恥;對外則不尊重他人,不懼譴責,缺乏公德。對於犯戒、造惡毫不畏懼,也沒有羞恥心。


  昔時,李白曾在眉州的象耳山中讀書,但尚未完成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當他路過淺水溪畔時,遇見一位老媼在磨鐵杵。


  李白問道:「您磨鐵杵是要做什麼呢?」


  老媼回答:「我要將鐵杵磨成繡花針。」


  老媼的回答如當頭棒喝,讓李白頓感自慚形穢,於是,再返回山中完成學業,遂成名聞遐邇的詩仙。後來,李白還將磨針處取名「磨針溪」,這即是有慚愧心的展現。


  無慚、無愧者,死不認錯,缺乏誠信、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破壞公物、破壞生態,不守公共秩序,甚至作奸犯科,沒有什麼不敢做的事情,是屬於一個墮落的人。因為這種人的行為禍害自己也禍害他人,所以引發的煩惱痛苦也會很多。


  因此,在《增一阿含‧慚愧經》中記載,佛陀曾對諸比丘說:「有二種妙法維護著世間的秩序,是哪兩種法呢?即所謂:『有慚』、『有愧』。」


  有慚愧心者就是有羞恥心,有良心。有羞恥心、有良心的人尊重自己,自然不會為非作歹,光明磊落,也受人尊重。如果一個人對於造作任何惡業,都感到慚愧和畏懼,那麼,他就能安住、清涼和自我克制。即使物質短絀,生活也會充滿歡樂和滿足。


  所有的不善、惡念,都有無慚、無愧的影子,因此,「慚愧」是遠離煩惱痛苦的第一步,那麼,要如何增長慚愧心呢?


  一、培養恭敬心


  「敬人者,人恆敬之」,恭敬心可以除去傲慢,不會侵犯別人,也容易成就諸事,所以恭敬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古時候的人,若在外地當了高官,騎馬、坐車回家,在路上經過祖墳,或者祠堂,皆要下馬或下車,即是恭敬心的表現。


  二、親近益友


  親近益友可以見賢思齊,增長人生智慧。所以,對於洞察世事、明悉人倫,或是言行正直的人,誠實有信的人,博學多聞的人,都是應該結交的益友。


  三、建立因果道德觀念


  《雜阿含‧學力經》中記載:「有慚力、有愧力的人,會對生起的惡念頭感到羞恥,因為這些惡念頭會受諸惡報,於未來世感召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因此,有了這些因果道德觀念,就會斷惡修善,人生漸趨平順,並減少煩惱痛苦。


  四、學習守戒


  一個人只要持守五戒,他就可以避免禍害他人和自己,避免因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而樹敵,遭到排擠、官司纏身或殺身之禍,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生命墮落至四惡道去輪迴。


  一個人如果有慚、有愧,就不會做出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也不會做出對不起他人的事情,這樣的話,社會就能安定、和諧,世間的法律、秩序就能維持下去。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仁者愛人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恭接懿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降


詩曰:德高行正道,善事益心身;

   莫怨收成少,耕耘有幾分。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世上功名欲念牽,浮漚泡影滅成煙;

   日修禪道潛心志,無懼風塵染暮年。


懿示:娘今日以「仁者愛人」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仁者愛人


  樊遲曾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


  魯哀公也曾問政於孔子,孔子說:「立愛自親始。」


  這二段對話,即說明「仁」的涵義就是愛人,而愛人是從愛自己的雙親、親人開始。故,「仁」主要是對「人」而言,非對鬼神、非對萬物而言,而是著重於孝親敬老,「人之所以為人」的人倫之道。


  現今之人滿口仁義道德,然而,對於上述的基本觀念態度卻付之闕如。例如,許多人對家裡的寵物噓寒問暖、呵護備至,對父母、家人卻頤指氣使、毫無耐心。節日或假日寧可遊山玩水、遙對晚霞,卻罕見打電話給獨守遠方的父母,道一聲安,甚至對父母的來電感到厭煩。


  八十年前,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地展開,納粹勢力也席捲歐洲時。有一天,一群德國士兵,在奧地利衝入一戶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中,在打家劫舍後,即帶走這戶人家的所有成員,其中包括兩位小孩:十二歲的姊姊和八歲的弟弟。


  他們被帶到一處火車站,所有的人都被迫上了火車,但是,姐弟倆被推上火車時,小男孩的鞋子被踏擠掉落,所以,他是光著腳丫子上了火車。他的姊姊看到弟弟沒穿鞋子時,頓時勃然大怒,她揪扯她弟弟的耳朵,還搧他一個大耳光,並狠狠的罵他:「你這個蠢蛋,我們的麻煩已經夠多了,現在你卻沒有穿鞋子?」


  因為,在歐洲的冬天,如果沒有穿鞋子,意味著你將會嚴重凍傷,最後會截肢失去雙腳,所以這位姊姊為此生氣。


  當轟隆隆的火車抵達了下一站後,兩位小姐弟就被強行分開,從此天各一方。


  在歷經四載視日如年的光陰後,戰爭終於結束了,這位姊姊從集中營裡出來,才發現全家十七口人,包括她的弟弟,都在人間蒸發了,沒有留下痕跡,也沒有任何紀錄,就這樣憑空消失,只剩下她一個人。


  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是她印象中最清晰的一幕,卻是她對弟弟所說的最後幾句話。其實,她深愛著自己的弟弟,但她對弟弟所說的最後幾句話,都是充滿苛刻憤怒的惡言惡語,那些惡聲厲辭一直在她腦海中迴盪,令她感到痛心疾首。因此,她立下誓願,今生不論跟任何人說話,即使是臨命終的最後幾句話,也不要說出會令自己後悔的言詞。


  經由這件事情的感悟,徹底轉化了她的生命,讓她一生都以「仁」當成做人處世的原則。後來,她遠赴美國,在芝加哥附近創建醫院,也完成許多壯舉,成果豐碩,最後,她帶著無限的慈愛,於二○○六年安然辭世。


  「仁」的展現,絕大多數是通過「愛」來實現的,因為,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故,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實踐「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的胸懷,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紛爭了。


虛原雜誌第301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文殊菩薩與舍利弗

 

蓮生/文


  根據「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中的記載:


  舍利弗與文殊菩薩,共同去南方佛剎遊歷。


  二人飛過了數百千俱胝那由他剎土,來到了莊嚴世界寶柱如來的佛土。


  文殊菩薩問:


  「舍利弗尊者,你怎麼看我們飛過的剎土?」


  舍利弗答:


  「有些遍布火,有些遍布水,有些是空幻,有些富饒,有些貧困,有些正形成,有些已灰滅,有些有惡趣,有些有善光。…………」


  文殊菩薩問:


  「舍利弗尊者,你有何感想?」


  舍利弗答:


  「遍布火就是遍布火,遍布水就是遍布水。……………。難道還有別的看法?」


  文殊菩薩說:


  「這些剎土皆是虛空之土。」


  火、


  水、


  富、


  貧、


  成、


  壞、


  惡、


  善、


  均非真實。


  這些全是暫時的外緣,因緣所生。


  舍利佛!


  同理可以證明!


  每一位行者,只是暫時被無明煩惱染污了心。


  而自性(佛性)如虛空,永遠存在,不受染污。


  舍利弗!


  剎土變化如是。


  虛空不受變化影響。


  而:


  佛性亦是。


  不受污染。


  故,


  我(文殊菩薩)不受污染。


  我能安住於完全清淨的自性之中。」


  舍利弗聽了。


  大有所悟。

  盧師尊說:


  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就是無等等口訣。


  污染只是外相。


  佛性永不受污染。


  我曾經以看電影做比喻:


  我去看電影。


  電影中有很多情節,恩怨情仇,變化多端。(財色名食睡)貪瞋痴。


  電影結束了!


  我仍然是我。


  恩怨情仇,與我毫不相干。貪瞋痴,也不相干。


  我以「無干涉」說明一切。


  今天,


  我們學佛學密法,修九節佛風,其目的有四:


  一、專一。


  二、互融。


  三、清淨。


  四、自性。(空性、佛性)


  我講了這個「口訣」,這種「直指」,眾等應有所悟。


盧勝彥文集第275冊《解脫道口訣》文殊菩薩與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