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

 

  袁州木平山善道禪師,初謁洛浦,問:


  「一漚未發已前,如何辨其水脈?」


  浦曰:


  「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


  師不契。


  乃參蟠龍,語同前問。


  龍曰:


  「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


  師從此悟入。


 ※ ※


  明性之道,貴乎煉真,真修之方,在於真學,了了者,萬法歸源之道也。人生世上,一入世間,諸般染習,均從於俗,俗也者,如水之混濁也。


  人之本性,在未入世前,了了澄清,恰如水之不動不移,無渣無滓;有如明鏡無垢,用以照萬物,物非本形,物更非物也。性本清靜,先天之所賦,混元一炁,上可觀太虛,下可照幽冥,洞澈無遺。但一入于人海,常動而不靜,性不動而情欲動之,性本明而污垢蔽之。


  欲求明心,欲見真性,應從動中,逐漸回靜寂之境。欲求寂境,非真修難見真功,明性之方,固非朝夕可能達到。正如一缸之水,屢動而成濁,欲其回復澄清,亦須待以相當時日。修道者,欲明真性,亦如澄水一般,若漸見其清,而無形一動於中,則混濁之象又成矣。


  明性之道,驟視其理則易,能解而悟行其道者,則難也。難不在於法,而難於行矣!萬物之本,本乎微,萬物之行,行真覺,般般自在,一切皆明。了了真如,自現真性,此為明性之方,真正之法也。


玄門內外雙修篇—第十四章 了明瞭性索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