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裏境界多
蓮生/文
過去,我常常做很多夢,夢中的境遇是述說不盡的,當然包含了種種的「悲歡」,悲的時候,痛哭而醒;歡的時候,大笑而醒。醒來的時候,始知原來是夢,但這些夢均非常的逼真。
夢的境界,人人都知道是幻,是夢,非真。
但正在夢中的人,有誰知其非真?
盧生的「黃粱一夢」最具盛名,這是唐朝沈既濟記述下來的,名叫「枕中記」,述說一名赴京趕試的盧生,在邯鄲旅店裏,店主人蒸黃粱的時候睡著了,在夢中考中狀元,聚妻生子,富貴榮華,一生到老,其中情節繁多,一覺醒來,黃粱還沒有蒸熟呢!
這「黃粱一夢」,在後人的記述之中甚多,元朝的馬致遠寫了「黃粱夢」,明朝湯顯祖寫的「邯鄲夢」,清朝蒲松齡的聊齋誌異裏,也寫了「續黃粱」等等。盧生的黃粱一夢,令盧生感慨良多,他突然之間大澈大悟,不再上京去赴考,反而收拾行裏,找了一位明師,入山去修行去了。為什麼一位赴京趕考的盧生,會改變主意,因為他已覺悟,人生也是一場大夢,在這小夢之中,已涵蓋了一生的大夢。
小夢雖短,也是一生,大夢雖長,也是一生。在夢中,又當官又發財,又娶妻又生子,這夢中時間雖短,但也一夢數十年之久,等醒來的時候,才知在夢中從少到老竟然是南柯一夢。這嬌妻美妾、榮華富貴、光宗耀祖、位至極臣,看看是真的,等醒來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夢啊!
現代人,感嘆世事無常,常常說「人生如夢」,事實上又何嘗不是「人生如夢」?
我當年在國內時,未曾想到國外來,等身在國外時,想想國內國外,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語言,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種族。......如同置身在夢中一樣,一覺醒來,有時猶不自知身在海外,遙遠又遙遠的地方,這也是一段不相連的夢境啊!有弟子告訴我,他曾在夢中當皇帝,坐金鸞寶座,群臣禮拜,皇宮華麗,后妃三千,前呼後湧,享受了種種的人生樂趣,但醒來時,才知是「皇帝夢」,從最高點跌到最低點,他是一名理髮匠,早上還要趕去幫人理髮。
也有一位弟子,他做了一個「殺人夢」,由於在夢中嫉恨某人,結果把人給殺了,殺了人之後,非常後悔,到處躲避警方的追緝,等到被捉住時,他才大哭而醒,醒來時,淚珠把枕巾全弄濕了。
多少歡欣,夢境中現。
多少悲哀,夢境中顯。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之一生,如同「客塵」二字,所謂客塵,就是滾滾塵埃,游移不定的,不能永遠安住一處的。人生是變化無常的,例如我們的念頭,念念生滅,沒有清淨圓明的一念,卻是經常顛倒行事的,這就是身境顛倒,自取生死流轉,如夢一般。
釋迦牟尼佛明白告訴我們,人的身體,也是一日又一日的暗移,一日一日不覺,一月一月不覺,一年一年就有知覺了,若以十年來論,相貌就完全不同了,少年時,顏色紅潤,青年時,精神旺盛,中年時,血氣猶剛,老年時,衰老枯朽,老態龍鍾。其實這就是「客塵」,豈止是年年在變,事實是月月在變,日日在變,時刻在變。這人生根本就是一場夢的縮影,須知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也有夢醒之時。
世尊說,不知這色身之外,一切山河大地,虛空世界,宇宙萬有,無一超出自心之外,也即是全是夢,夢幻泡影。
一個得證悟的人,便可以把「夢幻泡影」來觀破,於是這個境界是非常玄妙的,這可以稱「攝無量劫為一念」,而「一念又是無量劫」。這種證悟,又稱為同時無礙的境界,把過去、現在、未來全部打通,也可以把過去及未來當成現在,完完全全的「無礙」。
我如此解釋,也許大家不明白,我再比喻如下:
一個得證悟的人,他已知妙淨明心,一切照徹三世(甚至百世)因果,得到了圓滿了知,寂然常生,也照徹古今。於是這位得證悟的人,他在寂然常住之中,便可以看見自己過去世的一些泡泡(夢幻泡影),看見自己未來將如何救度眾生,這過去世,唾手可得,這未來世亦在目前,這即是「三際一如」,過去現在未來,打成一片的境界。
現在的十方諸佛,均是明白佛性的,均是「三際一如」的,是「勝妙莊嚴」,「寂然常住」的,祂們能成佛,均是觀破了「人生大夢」之百年之夢。世上觀不破的人,都是不知自己本有一常住不變的真如。眾生完全以意識妄想,作為自己的真正體性。其實妄想非真,如夢非真,但眾生認假為真,所以才沉浮生死苦海,輪迴六道,求出無期。
眾生可憐,在於認自己的身體為「真」,這身體是一定要敗壞的,所以一日一日,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的老化,身體是要分散的,我們保有這肉體不是永恒的,要觀破它。
名利都不是「真」,「名」是空幻的,「利」也是暫時的享樂而已,均是帶不去的世間之物,追求「名」與「利」,均是眾生的俗念,而這「俗念」也不是「真如」,要觀破它。因為「名」是「空」,「利」也不能永遠保有啊!
我認為,「人生如夢」這句話太對了,夢裏的境界雖美,非「真」。夢裏的境界是醜,也非「真」。這僅僅是一念之間的百年大夢,要觀破這百年大夢,才能知修,才是菩提要道,這是修行的妙門,迷悟的根源,真妄的大本。
「紅冠聖冕金剛上師」,教人修行,就是要人從理去悟入,再實修而澈見本源,想想人生的真象,分別什麼是「夢」,什麼是「真」,這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斷絕煩惱的根源。
須知,密宗行者,應當知道這人生如夢是緣化幻境,須知虛空圓滿,周遍十方,無所不在就是「妙真如性」,對世間的如夢煩惱要能觀得破,觀得破才能「明心見性」。
「真」──是常住。
「夢」──是變易。
如來藏性是真正的一真圓融。
盧勝彥文集第59冊《真佛法語》
夢裏境界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