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究心源
天臺國清寺師靜上座,玄沙師備禪師之法嗣,姓氏未詳。
初禮玄沙,遇玄沙禪師示眾云:「汝諸人但能一生如喪考妣,吾保汝究得徹去。」
後來,師靜上座就此話入室參玄沙禪師,問道:「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知見,又作麼生?」
玄沙禪師道:「汝道究得徹底(的)所知心,還測度得及否?」
師靜禪師後居天臺山三十餘年,足不出山。
師靜禪師雖然是從宗門悟入,但是他即繼承了天臺重視經教的遺風,每於禪寂之餘,還經常閱藏,精研三學。加上操行孤立,故為遠近學人所欽重,時人謂之「大靜上座」。
住山期間,曾有人問師靜禪師:「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
師靜禪師回答道:
「如或夜閑安坐,心念紛飛,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
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枝,內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