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
本道院副院尊 觀音菩薩 登台
所謂:「尊師重道」,乃是尊重師長與道統,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個有秩序的社會,生存在其中的每一份子,都應該要各安其位、各盡其責;之後,能以和氣的態度,互相幫助,相輔相成,才能生活得和樂融融、幸福圓滿。
若有人起了私心,生了妄念,只知爭功諉過、爭權奪利,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兄不兄、弟不弟,朋友之間不守信用;此時,若爭得龐大的財產、高大的地位,又豈能安心過著享受的生活,天下豈能不亂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享受,必須付出犧牲的代價,佔便宜,只能短暫的享有,卻要承受惡報的結果。
自古以來,人就是以群居生活,才能成為萬物之靈。既然群居,必然要訂下生活規則,才能使生活其間的每一份子,得到安定的成長,產生分工合作的功能;否則,必然雜亂無章,難以成就。從歷史上許多事情的觀察,安和樂利的時代,好像很難維持很長的時間,究其原因,人類有了優渥的生活條件,容易導向物質享受的追逐,而忘了心靈的滋養。
東漢時代,有一知名的學者:張酺,曾經奉命擔任太子的老師,張酺教學十分嚴格認真,每當督促課業,從來不曾馬虎,因此很受章帝的尊重。後來,明帝駕崩,章帝繼位,張酺被派任為東郡太守。
有一天,章帝到全國各地去巡查,來到東郡境內,張酺為太守,理當要前去迎接。當君臣二人進入內廳之後,章帝便令侍從人員退出,很恭敬地對張酺說道:「今天我們在此地相見,理應先行師生之禮。」於是,章帝扶請張酺坐上位,自己下跪行學生之禮,並請張酺講解一篇尚書,然後再行君臣之禮。章帝坐上位,張酺下拜,並且向章帝報告地方的政事。
如此一段君臣、師生相會的故事,是否也給世人增添了一樁「尊師重道」的佳話。
寶德雜誌157期-述論:尊師重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