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朝令夕改

 

  曾經有一位政治人物:「朝令有錯,夕改可矣。」這話看似還有幾分道理,但是偶一為之還可以,若是經常如此,對百姓而言,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了。「朝令夕改」一詞出於鼂錯的〈論貴粟疏〉一文中。


  鼂錯是西漢時期人,他曾提出不少重要的施政建議,其中之一就是「重視農業」的政策。「重農抑商」的政策見於〈論貴粟疏〉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點出當時農民所遭遇的困境。


  西漢時,農民與商人的財富相當懸殊。農民經過辛苦的耕種,才能得到些許糧食。不過,朝庭徵收糧食的時間卻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標準。有時早上才公布的命令,到了晚上就改變了。


  「朝令夕改」的最大的問題,在於使農民不能及早準備。為了急忙納,家中有存糧的農民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家中沒有存糧的只得用很高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子孫來還債。一些奸詐的商人就利用這種機會,牟取暴利。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百姓對政令的遵從,是一種習慣的養成。習慣一旦養成,就無法輕易改變,所以任何政令的公布,都應該讓百姓有一段適應期,以使他們養成新的習慣。少了這段適應期,再好的政令都會大打折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