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桓帝的時候,有一個太丘長,姓陳名實,是位很盡職的官員。
這一天,他跟一位朋友約好,中午到家裡談論事情。等了許久,那位朋友還是沒來,陳實因有事待辦,也就出門了。
不久,那位朋友坐著車來了,一問他的兒子陳元方,才知道陳實已經外出。這位朋友不肯自我檢點,看陳元方幼小可欺,為了好下臺,就故意裝著嗔怒的樣子,說:「真不是東西,明明約好的,現在又出去了!」
八、九歲的陳元方,聽了這段侮辱父親的話,十分難過,就客氣的回答說:「到了約定的時間,你不來,是失信;當著人家兒子面前罵他的父親,能算是有禮貌嗎?」
那位朋友聽完,臉上泛起紅雲,趕緊從車上下來,進屋向陳實的家人賠禮,說明遲到的原因。
作人作事,失差錯總是在所難免的,只要自己肯認錯改正,失誤又算的了什麼?害怕的是自以為是,自欺欺人。
可恥的是辱人求勝,強詞奪理。天下無愚人,就算有愚人,更不可欺;一欺愚人,便失大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