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名叫王金鐘的人,來向公藝說:「我有一位仇人名叫范小竹,因為訴訟的事情,害死我哥哥,現在小竹也死了,范妻吳氏守著一個小孩,不肯再嫁給別人。現在有一位名叫汪玉成的人,想娶吳氏為妻,吳氏住在我家鄰近,我想乘勢逼迫吳氏再嫁,使范家的孤子無依無靠,前途自然寥落,再使用一個計策,就可除絕仇人的後代了。」
公藝說:「不可以使用這種絕計,如果使用這種絕計,天地一定不容許。范某害死你哥哥,他也死了,可以說上天的報應很公平。你如果再害他家人,上天一再報應在你的頭上,這種冤冤相報的情形,是一點也不爽失的。」
公藝再詠誦說:
氣逼人到害,庸人少度外;一為識凶污,二不知清泰;
只圖報復仇,網縛情貪賴;人世幾十年,怙惡連三代;
一朝喪其身,幽冥無實貨;敗壞好兒孫,冤纏難解帶。
公藝詠誦完畢,金鐘隨即說:「謹遵先生訓誡,我哥哥的仇恨不必報復了。」
公藝說:「你不只是仇恨不再報復,還要遵守文昌帝君的訓文,懂得矜孤恤寡,范氏母子住在你家鄰近,更加要照顧她們,以求得上天的眷顧。」
金鐘滿口答應要遵從公藝的明訓,使得茅塞頓開,心地一轉,改惡向善。
這是張公藝「勉人釋仇,矜孤恤寡」,為第九十一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分明解冤義,矜孤恤寡身;
既為鄰近者,隨處好施仁。
※ ※ ※
世人多半因執迷不化而煩惱自己,同時亦因生活上的執著而纏縛自己,無法暢達,總是在人我之間之怨與恨上混雜不已,試想如此非但伙法消業,反而會造業呢!
消業,如同世人有疾當求藥物或其他的方法來除解疾苦,所以欲消己業,最根本解決之道,就還得從生活上來解除,把人我之間的怨與恨,忘掉它,別讓其在你心中煩惱,藉世間之境、人、事來鍊心,就可因而滅除己身之負擔,漸次的造就德業,那德業一生,己身原有之惡業將隨之消減矣。
世人明知世態無常,世事如何變化不得而如,且人生甚為短暫,稍微失放,人生即過,能不有惕心來隨時勤加鍊修嗎?待真正無常一到,悔恨更晚矣!盼世人能在此極短的人生生活中速除任何之怨懟,宏化身心靈之光輝,讓一切無謂世事遠離之,並盼齊勉行之。
禪化闡道篇第二輯-鍊心消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