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生/文
虛雲老和尚說:
宗宗無宗。
法法非法。
門門亦是。
這些是「隨方解縛」而已。
我(盧師尊)講《維摩詰經》到〈方便品第二〉時。
我體會到「隨方解縛」:
維摩詰大士,在毘耶離城中,正是「隨方解縛」度化眾生,例如:
他以富足,資助貧苦的窮人。
他守戒律,影響犯戒之人。
他忍辱修養,攝化動輒嗔恚之人。
他精進,度化懈怠之人。
他禪定,度心浮氣躁的眾生。
他無上智慧,攝化愚痴迷妄之人。
他是居士,但,持戒清淨。
有妻小,但,修清淨行。
有六親,但,無世俗煩惱。
衣著華貴,但,相好莊嚴。
飲食吃飯,但,禪悅第一。
至賭場,但,勸誡世人。
涉足外道異端,但,引人入正法。
旁通世典外書,但,提倡佛法。
又:
他賺了很多金錢,但濟貧是第一要務。
他走街串巷,但,以佛法饒益世人。
他講經說法,但,以大乘為主。
他在學校講堂,用正見教導孩童。
他入青樓妓院,勸世人淫欲之過患。
他入鬧市酒館,是度醉生夢死之人。
又:
在長者中,宣說殊勝法門。
在居士中,說除貪欲、執著。
在貴族中,講如何修持消除我慢。
在婆羅門中,教人去除自大。
在大臣中,教人公正誠實。
在王公中,教人守正不苟。
在王子中,教人忠孝兩全。
在宮女中,教恪守本分。
在平民中,教福德善根。
在梵天中,教培植大智慧。
在帝釋天中,教三界無常義理。
在護法天中,教如何護持佛法。
我個人以為維摩詰居士的這些方法,主要的目的,就是「隨方解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也記載了觀音菩薩化身千百億。
為的是度千百億不同身分的眾生。
這是:
「四攝法」:
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有一位自許開悟的行者來問我:
「盧師尊!有本尊嗎?」
我答:「有。」
他說:「我認為無。」
試問:「若無本尊,我如何教化眾生,修本尊法?」
盧勝彥文集第296冊《送你花一朵》隨方解縛(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