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詩曰:言行之過慎思惟,風吹塵埃落心田;
纖毫不見難拂拭,澄淨明鏡惹災愆。
聖示: 娘見諸兒女常胡言亂語,說話、做事很少縝密的思慮,不經大腦就衝口說話,不經考慮就衝動行事,「忍耐不說」、「忍耐不做」似乎要諸兒女的命。娘今夜便以「心鏡塵埃」為題,與諸兒女共同參研之。
「心鏡塵埃」
每天灰塵掉落桌面、地板,若沒有一定的量很難察覺。有人每天皆要清潔環境,將桌面、地板擦拭乾淨;有些人則將灰塵累積一段時間再大掃除,乍看之下,沒有孰對孰錯,和那些對髒亂、塵垢不知不覺的人來說,諸兒女一定覺得前二者已經很好了。
對修行的諸兒女來說,這三者皆代表不同的修行方式。第一種,對塵垢不聞不問者,享現世福報,不了解因果業力造作之影響。修現世之福,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縱使命終,也無法了解一生的命運與靈性的提升。
第二種,定期掃除塵垢者。知道行善可貴,固定行善布施,了解造業之可怕,享受現世之福報,期望來生過得更順遂。
第三種,每天覺察塵垢,勤加拂拭,不許染污心田。這樣天天省視自己造作的業因與業果,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有錯立刻修正,有功也不沾沾自喜。改正自己、造福人群堪為聖賢,為他人之表率。
古時,有一儒生走過一處牛棚,見牛主人正在鞭苔老牛,儒生見了不忍,便請牛主人手下留情,牛主人抱怨老牛工作不力,載貨拖拖拉拉,故意不配合。
儒生見老牛身體瘦弱,沒有肌肉,一定拖負不了重物,便花錢買下老牛,家裡幾分薄田,就交由老牛去犁,犁快犁慢也不苛求。老牛感念其恩德,便努力耕田載物,過了十年辛苦的生活,含淚感恩儒生,安詳命終。
有一次,儒生見市集有賣菜的菜販為搶顧客而吵架,大家紛紛圍觀,你一言我一句,沒認真勸架,反而敲邊鼓說風涼話。儒生見到這種情況,便向附近賣鑼的小販借了一面小鑼,唱起哥,學起京劇的角色,唱得荒腔走板,博眾人一笑。
大家因好奇儒生在幹啥事,便圍攏過來,當儒生見大家圍過來,便想了一些頗富哲理的謎猜,給眾人當場猜謎,還自掏腰包買了一些水梨當奬品。
經過儒生的機智巧思,市集一片歡樂祥和,大家也妄記吵架的喧嘩,度過快樂的時光。
娘以上述實例勸喻諸兒女,當學習儒生之慈悲、樂觀與機智化解眾生之昏沈與悲苦,善巧利用各種方法行度化他人之功。若非儒生領悟聖賢之道,在於修己度人,否則絕對無法看破、放下自己,隨時準備救助眾生,隨機度化。
望諸兒女勤於擦拭自己之惡-「惡心,惡言、惡行、惡性」,隨時保持澄淨明亮的心思,才能看破世間虛妄,為眾生放下執著。可,娘回。
本當主席法主聖君 登台
聖示: 母娘今夜之慈訓看似簡單,行之卻需細膩善巧。尤其本堂鸞下生更應謹記 母娘之訓示,在自己的言行上多下工夫,精進省思,見眾生有難、有迷惘時,要以智慧善巧救度,莫因衝動、無知造下不可饒怨之惡業,望諸賢生暨眾善信大德思而行之。可,吾退。
全真月刊133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