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真捨無求

  從前有位官吏,曾經救過一個人的命,後來,被救的人漸漸富裕起來,而這位官吏卻變得窮困潦倒。

  一次,他偶然經過被救人的家,這家人全家出來拜謝,並把他留在家裡殷勤款待。酒過三巡,這位官吏就說起了大話:「如果不是我以前出力營救你,你早就死了,今天怎麼可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呢?你有了錢,我反而變窮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當晚,他睡在主人家裡。主人暗自算計:「這個人希望回報的心也太過分了!我就是報答他也不能滿他的意;若是不報答他,恐怕要惹禍上身了。不如趁他睡著了把他殺了。」於是就用繩子把他勒死了。


  「德色」,也就是幫助別人的時候臉上露出要求回報的樣子。「德色」一露出來,被幫助的人就會覺得慚愧不安,等慚愧化掉了,就會生起怨恨之心。


※ ※ ※


  娑婆世界眾生,每造作一件事情,只要牽扯到其他人或團體,都很容易在心中留下一股求願的希望;但往往造作之善行,卻遠遠不足以充抵心中所要祈求之心願。


  世道上難免有人會一心想要布施,以及行造世間諸般善良美好的事情,並且在恭敬的誠心布施付出之後,心中並不留下任何曾經布施過的念頭,更無所求祈之情形。


  芸芸蒼生,有時候勤用物資布施以利益廣泛之群眾,通常可見於世上偶然間傳出某些地方,亦或某些國家於某個時候發生災難之際,散發出的那種「人溺己溺」之精神,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人則甘願施捨一些錢財讓那些困苦人家可以自行添購日常生活所必須使用到之用品,凡是真心布施,願意捨下所有一切以利濟群生者,這些人通常是心無所祈願的,亦因為心無所求,故而輸誠之心志足以永恆持續下去,善行造作起來也比較能夠產生歡喜心。


  當一個人秉以歡喜心做布施於諸善行時,必然是心甘情願的,而且每當捨下諸資具以利濟群眾時,同時亦替自己換取了不少輕鬆,因為受到自己幫助的人愈多,自己的責任就愈減輕,仁者之心,永遠是如此認為;因此,長期捨下諸資具,協助天地救苦救難,本身之德力便能永續擴大,縱然已經成為菩薩行者仍舊不遺餘力。


  反倒是迷愚者,縱然對於社會人群施捨一些小許恩惠,亦惦記於懷,稍有施點善行,便要求願無所限度,甚至尚未實際造作任何善行於世間,已然祈求之願廣發到無邊盡的程度;像這樣的一種人,實在是看不開,雖小捨而求大願望,乃福願不相當。難怪乎!眾生常有「求不得苦」之煩憂。


  芸芸蒼生,置身於俗世之間,必須效法聖賢之人,應一心載道,唯願眾生得以離苦,雖一己之能力有限,卻能盡其心力而為之,完全不以自我之欲念做期許;像這種大無畏之精神,雖然不容易造作,但凡我娑婆眾生,理應盡力做,才不負古聖先賢教化之德澤也。


寶德雜誌第143期-述論:真捨無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